◎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明宣宗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1457年在位),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次年改元景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退瓦剌的入侵,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推动明朝政治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明英宗归国后幽禁于南宫,改立其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二十九(死时尚不满29岁)。明英宗赐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明宪宗即位后,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南明时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但未被清代官方所承认。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本名:朱祁钰
别名:郕王、明代宗、明景帝、景泰帝
所处时代:明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今北京)
出生日期:1428年9月11日(宣德三年八月初三)
逝世日期:1457年3月23日(天顺元年二月十九)
主要成就: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保卫北京;选贤任能,纂修《寰宇通志》
在位时间:1449年9月22日-1457年2月11日
庙号:代宗(追尊)
谥号:郕戾王、恭仁康定景皇帝(追尊)
年号:景泰(1450年)
陵号:景泰陵(北京市郊金山口)
前任:朱祁镇(明英宗)
继任:朱祁镇(明英宗)
性别:男
朱祁钰的母亲吴氏本是明宣宗为皇太孙时的侍女,宣德三年(1428年)朱祁钰出生,进封贤妃。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驾崩。二月,朱祁钰封郕王,奉藩京师。正统二年四月,行冠礼。
参见:土木堡之变、明朝午门血案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钰的皇帝哥哥明英宗御驾亲征,留他为监国。结果爆发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一时之间,朝野震惊,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户准备转移财产,个别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
面对危机局面,大明朝堂之上围绕是“战”还是“迁”开展了纷争。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孙太后压阵,监国朱祁钰主持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首先是翰林院侍讲徐珵(即后来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根据天象的变化首先提出迁都南京,以避刀兵。”南迁“之议,颇得一些大臣支持。于谦当即否定这项提议,认为皇陵、宗庙、社稷都在北京,不可轻易迁移;而且要以北宋为教训,指责南迁是亡国之论。
正统
稳定时局
由于连年的征战和瓦剌的劫掠,在加上内地的水患,全国灾区连连,饥民遍地,朱祁钰针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巩固大明江山。政治上他广开言路,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吏治为之一新。
任用官员
内阁:陈循、高谷、王文、江渊、王一宁、萧镃、商辂、苗衷、彭时、俞山
文臣:于谦、杨宁、石璞、张凤、俞士悦、杨翥、何文渊、孙原贞、仪铭、胡濙、徐有贞
武将:杨洪、方瑛、郭登、朱谦、毛胜、罗通、于谦、石亨
于谦:当时掌握军权者。石亨:当时掌握军权者。
太监:成敬(缺考―1455年),字思慕,内官监太监。永乐二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后派为山西晋王府奉祠,后因案充军改腐刑而为黄门。为人谦逊,虽然受到皇帝重用,但并不揽权。
在位年号
景泰(1450年―1457年),前后共八年。
军事上,对于瓦剌的进攻趋势,采取抵抗到底的策略,在于谦等人的协助下,筹集粮草,厉兵秣马。重新组织新的戍军,于谦先从
当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朱祁钰重用于谦等大臣,反对南迁,高举抗敌的旗帜,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抗击并打败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同时,启用正统以来被迫害的忠臣贤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野清明。维护了明朝的政治稳定,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绩。已经当了八年皇帝,身份得到了全国的承认。
然而朱祁钰恋栈权位,不但不思迎回已经被架空为太上皇的明英宗,还把他软禁于南宫,八年之间不得出入。同时执意废掉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企图让自己的后人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结果病笃之时,小人趁势而发,仓促间,不能全贤名于一生,足可叹息,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总的来说,朱祁钰仍是一代明君。
《明史》赞曰: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而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谊恝然。终于
高祖:朱元璋,明太祖。
曾祖:朱棣,明成祖。
祖父:朱高炽,明仁宗。
祖母:张氏,诚孝昭皇后。
父亲:朱瞻基,明宣宗。
生母:吴贤妃,孝翼太后。
汪皇后(1427年―1506年),结发妻,景泰三年(1452年)因反对立朱见济为太子之事而触怒景泰帝,被废。明英宗复位后重新承认其为朱祁钰的正室,复称郕王妃,得到孙太后、钱皇后和明宪宗朱见深的照顾。明武宗时,追封“贞惠安和景皇后”,南明弘光帝即位,加谥号“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杭皇后,景泰帝侧室,即位后封为贵妃,后册为皇后,景泰七年(1456年)崩,谥“肃孝皇后”。明英宗复位,废皇后谥号,毁其陵墓。明代只承认汪氏为景泰正室,无一朝承认杭氏。
唐贵妃,景泰七年(1456年)封"皇贵妃",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位皇贵妃,宠冠后宫,被逼殉葬。
李贤妃,谥号“恭靖贤妃”。生平不详,名号出自《明书》。
李惜儿,原为妓女,入宫受宠。
儿子
怀献太子朱见济(1448年8月1日—
对朱祁钰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从史料看,仅有两处明确记载了朱祁钰的死因:
一为陆釴《病逸漫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另一为查继佐《罪惟录》:“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英宗实录》仅有景泰七年十二月关于景帝生病的记录。《寓圃杂记》则有更为详细的记载:景泰八年正月十二,景帝忽然吐血,太医院判董速与宦官二十余人日夜侍奉塌前;十三日,于谦求见;十四日,景帝再次命董速诊脉,回奏:“圣体安矣”,于是景帝决定次日上朝;十五日晚,夺门之变发生。
夺门发生后,杨瑄在《复辟录》中记载景帝病情已有所恢复,二月《英宗实录》仅以“薨”记述朱祁钰死因,赐谥曰戾。
李贤《天顺日录》、杨瑄《复辟录》、尹守衡《明史窃》仅记代宗“薨”,而不言何以“薨”。
陈建《皇明从信录》、《皇明资治通纪》及薛应旗《宪章录》亦不记朱祁钰死因,但记载了唐妃等殉葬事。朱祁钰死后,追谥为“戾王”,其
朱祁钰死后,明英宗毁其生前所建寿陵,以亲王礼葬于西郊金山(玉泉山北)的景泰陵,不仅有贬谪之意,更有折辱的成分。明英宗令廷臣议王妃之殉葬。议及汪皇后,被李贤及太子谏止。后以皇贵妃唐氏殉葬。
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宪宗以其叔叔“戡难保邦,奠安宗社”,于国有功,追复其皇帝身份,接着命有司缮修陵寝,其祭飨与诸皇陵享受同等待遇。然陵寝虽略有增饰,但宪宗一则不能大改父皇生前施政,二来与景帝因废立之事亦存芥蒂,故而景泰陵未砌宝城未建明楼,地势亦偏处狭隘气脉不佳,屋瓦仍按王陵级别覆以绿瓦,陵碑也是按王陵之制,立于陵宫门外偏东的位置,徒具帝陵之名,实际上仍是一座王陵的规格。嘉靖时期,金山的景帝陵又有所改建,还把绿瓦统一换成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黄色琉璃瓦,但景泰帝的遗体始终没有迁入十三陵原建的寿陵中。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至昭宗朱由榔,传了20位皇帝。太祖葬于南京孝陵,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不知所踪。明英宗夺门之后,废掉
《明史·本纪第十一·景帝》
《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
《明通鉴·卷二十五》
《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三》
年份
影视剧
演员
1985
《萍踪侠影录》
宗扬
1987
《龙庭争霸》
张兆辉
2003
《大明王朝1449》
高虎
2011
《后宫》
张雷
2014
《女医·明妃传》
黄轩
2019
《大明风华》
李昕亮
更新于:4个月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