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赵宗燠,爱国科学家,著名燃料化工学家、能源和环境保护专家。1957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3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理学院化学系,并留校作研究生和助教。1939年获德国柏林工科大学化工学院博士学位。1965年起任石油工业部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顾问。为新中国石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文名:赵宗燠
国籍:中国
出生地:重庆市荣昌区
出生日期:1904 11.28
逝世日期:1989 10.10
职业:科学家
主要成就:建设新中国的合成油厂
中科院院士、中走进21世纪,“石油”这两个字越来越牵动世人的神国人造石油之父走进21世纪,“石油”这两个字越来越牵动世人的神经。政治家和军事家们,为了各自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日夜不停地谋划他们的石油发展战略。人们已经预见到,不久的将来,石油将无可挽救地走向枯竭。于是,超级大国不惜发动残酷战争,以千千万万人的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去攫取和控制石油资源。而我国,除了以政治的、经济的方式参与有序竞争,主要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力求降低能耗,特别是研究开发接替能源。我们的办法之一就是搞人造石油──从煤炭中提炼石油及其产品。今天,当我们重新开启这个思路并扶托煤炼油工程再度上马之时,不能不想起我国的人造石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宗燠先生。
赵宗燠(190411.28-198910.10)
1904年11月28日深夜,重庆荣昌区一个殷实的赵姓大家庭的后院里,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赵先生给这第三个儿子起名赵宗燠。
赵宗燠的父亲赵云渠幼时饱读诗书,曾入仕,做过重庆江津区知事和四川江防第二区司令。他对兴办现代工业颇有兴趣,曾与同盟会成员筹办过川南瓷厂、搪瓷厂和火柴厂。赵宗燠的家里时常有各种客人来访,其中几位从欧洲回来的长辈,他们的高谈阔论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德国竟能从煤炭里提炼出焦油来!
1924年,赵宗燠考入南京大学化学系。1929年留校任教,并攻读研究生。“九·一八事变”之后,赵宗燠参加了业余军事训练班和抗日“十人团”。1932年“一·二八”松沪之战爆发,赵宗燠参加了学生义勇军,任第四大队队长。他率领32名队员,不顾当局和学校的重重阻拦,奔赴上海前线,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和枪林弹雨,为前线将士运送弹药、食品,支援十九路军抗战。
日本帝国主
在柏林工科大学化工学院,赵宗燠攻读石油加工和石油代用品转换工程技术(煤化学工程)专业,在乌贝洛德院长指导下做研究工作,从理论上接触到煤炼油工程的各个方面。
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他认识到开发煤炼油或煤化学工程不是少数人专攻一两个课题而能奏效的,于是,他一面学习研究,一面联络和组织我国理工科留学生,发起成立了中国留德学生燃料读书会,他要求大家尽量全面系统地调查收集工程建设方面的技术资料,准备日后为国家建设所用。尽管大家都尽力去做了,却收获甚微。因为德国煤炼油的主要工程技术对外国学生是保密的,参观时只让他们在厂房外走马观花而过。赵宗燠只能从煤的气化、净化、催化、筑炉等书本知识里间接进行研究和学习。1939年,赵宗燠获柏林工科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完成毕业论文《油类紫外光谱分析》。
此时,我国抗战处在最困难阶段。得知赵宗燠即将学成回国,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纷纷致信邀他去当教授。他也收到军政部
1963年,在西德世界石油展览会上,赵宗燠(右二)与奇马公司董事长奇马先生合影
1949年1月,天津解放。一天,一男一女两位客人,突然来赵家造访,他们是东北工业部派来的干部李新和杨洁。他们说,东北已完全解放,全国的解放也指日可待,***和人民政府决心迅速重建东北工业,他们是专程来天津恭请赵宗燠参加东北工业的恢复和建设工作,特别是锦州合成油厂的重建工程的。
赵宗燠喜出望外,他对李新和杨洁说,不仅他要去,还要带上几位工程技术人员一同去。于是,他即刻收拾行李,出关北上。到沈阳后即被任命担任东北工业部化工局总工程师兼锦州合成油厂总工程师。
到任后,赵宗燠对技术人员和工人们说,虽然东北已经解放,但全国的解放战争还在继续,人民解放军需要粮秣弹药的供给,也需要汽、煤、柴、润等石油产品的支持。很快全国就要解放,国家必然要全面恢复和进行经济建设,而我国现有的天然石油矿藏不能满足需要,是世界上公认的“贫油国”,将
1964年,赵宗燠调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任总工程师。因为该院具有管理全国石油科技工作(科技司)的职能,所以他仍担负着指导全国炼油科技和生产建设的任务。
作为人造石油专家和全国政协常委,赵宗燠曾多次到有煤矿和油页岩矿(用油页岩炼油也是人造石油的一种途径)的地方考察和视察。那些地方堆积如山的低热值煤矸石和油页岩引起他的思考和忧虑。这样堆积下去,等于平地造山,土地会越占越多,而且生长灰尘,污染环境。他认为,这些东西并非全是废物,如采取一定的工艺技术,也能产生热值,供生产和生活之用,岂不可为国家开辟一种可用能源,从而节约优质能源吗?1963年他出访德国时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过认真考察,回国后即提出《关于西德低热值油页岩沸腾床燃烧锅炉的报告和建议》,并结合我国情况开展低热值煤矸石和油页岩的开发利用的研究,提出建设沸腾床燃烧锅炉的工艺设想和建议。在石油部的支持下,他组织有关单位设计、施工、建设和试
游览潭柘寺时,偏偏选择和首钢冒黑烟烟囱合影,表露其对三废污染的忧患之情
物体的温度是由组成它的全部分子的动量决定的。一个国家和社会也同此道理,它的发展和进步是靠所有社会成员的劳动、创造推动的。因此我要尽最后一点力量,再为国家做些事情,不然就没有机会了。
──赵宗燠写在八十岁生日时
上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石油及其产品实现基本自给;也由于天然石油,特别是轻质原油的加工成本低于人造石油,这使得一些人,包括领导,认为我国能源问题已经解决,因而出现一些缺乏远见的主张和做法:其一是缩减乃至停止人造石油的建设和生产;其二是我国的燃料结构由以煤炭为主转为以石油为主。这在赵宗燠看来是十分幼稚的,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他认为,石油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应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而且其蕴藏量也很有限,经不起无限开采,再有半个世纪左右,世界上将无油可采。在人类未找到新能源以前,只有煤炭是可替代的
1981年春,美丽的西双版纳迎来了一批客人──以赵宗燠为首的全国政协环境和能源调查组。这是全国政协领导采纳赵宗燠等一些科技界委员建议,决定由赵宗燠率团到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进行考察。
车队急驰在西双版纳深山中。其山势之险峻,道路之崎岖,林木之繁茂,景色之壮美,令客人们惊奇和陶醉。
突然,在一个急转弯处,随着一阵轰隆巨响,云南省政协的前导车一下子跌入数十米深的山谷中。考察团陷于只有丛林,难见天日,只有野兽,难觅人烟的境地。此时,赵宗燠却十分镇静,俨然是位遇险不惊、临危不乱的将军,当仁不让地组织和指挥搭救工作,还亲自到路边拦截过往车辆,请求援救。
一回到北京,他就把《全国政协环境和能源调查组关于四川、云南、广西的调查报告》交到全国政协。
环境保护本不是赵宗燠所从事的专业,他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对我国工业生产中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十分忧虑。那时,对工厂的烟囱冒黑烟,是当作工业建设的成就来歌颂的。到了80年代
更新于:8小时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