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王亶望,乾隆朝第一大贪污案的主角。山西临汾人。王亶望清朝中期政治人物,贪官。江苏巡抚王师之子。初为举人,捐资得知县。历官甘肃宁夏知府、甘肃布政使、浙江巡抚。虚报数百万以上旱灾,于乾隆四十六年被参劾,诛死。
名称:王禀望
朝代:清朝
逝世日期:1781年
祖籍:陕西临汾人
王亶望(?—1781),清陕西临汾人。巡抚王师之子。自举人捐纳知县,累迁至浙江布政使,乾隆三十九年(1774)移甘肃布政使。他在历史上的出名也就是臭名昭著,正是在甘省期间的“乾隆朝甘省折监冒賑案”。甘肃冒赈一案缘于捐监。清代捐纳监生始于顺治六年,定例于康熙四年,乾隆十年又规定:生俊捐谷一百七十石就可以得到监生的资格。甘肃曾实行过“捐监”,又曾一度停止。后来甘肃仓储不足,经陕甘总督勒尔谨奏请清廷获准,于乾隆三十九年又开始在甘肃各地开捐。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的王亶望,被乾隆调补甘肃布政使,受皇帝之命,亲自主持捐监。这次开捐,王亶望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办法,让监生将应捐豆麦折为白银,这样就为王亶望及各级官吏中饱私囊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王亶望调蒋全迪为兰州知府,专门办理“捐监”事务。蒋全迪完全按照王亶望的意图办事,将私收的白银借灾赈的名义任意开销,从中取利。甘肃各级官员利用“捐监”,几乎个个中饱私囊,而
王亶望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举人,后来拿钱买了个知县。几年之后步步升迁,官至浙江布政使,并暂代浙江巡抚一职。王亶望向上爬的秘诀就是用钱开路,行贿送礼,巴结上司。他被调任甘肃后,搞起了“捐监冒赈”的勾当。所谓“捐监”,就是为解决粮食歉收问题,官府允许一些人通过捐粮换取监生资格。王亶望把粮食折成银两,进行“监生”资格拍卖。他向朝廷谎报旱情,编造说把“监粮”用来赈灾了。实际上,他把捐纳的银两全部私分,从总督到州县官员人人有份。从此,甘肃省有一多半大小官员,参与了“捐监冒赈”的贪污侵吞活动。
当然王亶望分得最多。下面官员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拼命给王亶望送银子、送礼物,盖房子。这一切,乾隆都被蒙在鼓里,还升王亶望为浙江巡抚。直到有人反映地方官员在浙江海塘工程中弄虚作假,中饱私囊,才引起乾隆的怀疑。不久,乾隆又从来自甘肃的奏报中得知当地并无旱灾。乾隆马上派官员去浙江对王亶望进行严审,王亶望只好招认。乾隆抄了王亶
更新于:9小时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