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周可涌,甘蔗专家和农业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农作物研究和高等农业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在改进甘蔗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改良品种和蔗田综合利用方面做出了贡献。
中文名:周可涌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
出生日期:1912年1月17日
逝世日期:1988年4月13日
职业:甘蔗专家和农业教育家
毕业院校:南京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改进甘蔗栽培技术和耕作制度改良品种和蔗田综合利用
代表作品:棉花花冠颜色的遗传研究;甘蔗栽培学;
周可涌(1912~1988),当涂县博望镇人。自幼勤奋好学,青年时代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获农学研究生肄业回国。曾任安徽省建设厅农林局局长、安徽大学教授。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福建农学院教授、农学系主任、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农学会第三届顾问、中国甘蔗协会第一届理事长等职。
周可涌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0年加入***。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和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著名的甘蔗学专家。他和他的同事合编有《作物栽培学》、《南方作物栽培学》,主编有《国外农学——甘蔗》、《中国大百科全书—糖料作物》、《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糖料作物》。主要著作有《甘蔗栽培学》、《甘蔗育苗移栽》、《甘蔗》,以及论文、译文等200余万字。1988年4月13日,因病在福州逝世,终年76岁。
周可涌,安徽省当涂县农村,父亲是铁匠,也会做木工活,家境清贫。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即能吃苦耐劳并逐渐形成了刚直不阿的性格。小学毕业后,13岁的周可涌考上南京的安徽中学。校长陶行知先生“学习农民,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教导深深铭刻在周可涌的心中。周可涌从小在农村中长大,深知农民疾苦,由此更加热爱农民,热爱农村,立志要为改变中国农村的贫穷落后而奋斗。193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京中央大学。由于父亲去世,没有经济来源,在中央大学工学院念完一学期后,便转到该校的农学院,半工半读,于1935年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
1936年,周可涌转任全国经济委员会蚕桑委员会技术专员,安徽省立棉蚕改良场技正兼场长。他的《棉花花冠颜色的遗传研究》一文,1936年发表在英国《棉花》杂志上,并被郝钦铭著的《棉作学》一书所引用。1937年初,他受命东渡日本考察桑树育种。回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他不得不西迁四川。
从193
周可涌自30年代末开始甘蔗研究工作时,就爱上了这心实节高的甜蜜作物。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蔗农栽种的大都是竹蔗和地方种,已引进的推广品种丰产性也不好,而且品种混杂,种性退化,不利于糖业生产。因此,为蔗农寻找一个比较理想的栽培品种是周可涌长期的渴望。由于福建的气候条件适合于发展甘蔗生产,他在一封封任职邀请信中选择了福建。
1951年,他在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的甘蔗品种比较试验中,发现“台糖134”不仅高产高糖、丰产性好,而且宿根性特别强,适应性广。消息传到广东,广东的同志也发现此品种在广东丘陵地种植表现很好。于是,经交换信息鉴定后,一致同意推广种植。
从1954年开始,这个品种便逐步代替了当时的当家品种“POJ2878”,平均使每亩增产约100公斤。我国甘蔗主产区也由此实现了一次较大面积的品种更新,为甘蔗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台糖134”一直在生产上沿用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品种仍在闽粤桂
为了探索适合我国蔗区生产特点的增产新路,1953年,周可涌开始到福建甘蔗主产区仙游县考察,并于1955年在该县龙华乡建华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以甘蔗为主的科研、教学、生产三结合的试验基地。当时蔗区的种植方式大都采用斜插穴植,蔗苗稀少,产量不高。他与当地农民在田间讨论,先改斜插穴植为条播平放。后来周可涌看到这种作法播幅约有6寸宽,土地利用率不高,又建议改一条线播为一左一右的“双行三角条播密植法”。这样交叉平放播种,分布均匀,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使甘蔗种茎上的芽绝大多数都能有萌发的机会,而不至在土壤深层被闷死,从而使蔗芽萌发多且分布均匀,吸收肥水方便,有效茎生长数多而粗壮。这项改“穴植”为“密植”的技术很快就被广大蔗农接受,许多老农看了后都说:“这个办法好,不要再试验了。”于是很快就推开了。
在推行“双行三角条播密植法”同时辅以推广新品种“台糖134”使甘蔗平均亩增产2000公斤左右,一举而轰动了全国。
新植蔗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了,而作为甘蔗生产的另一种主要种植方式——宿根蔗的产量应如何提高?周可涌首先以甘蔗根、芽的生长特性进行探讨,逐步明确在宿根蔗栽培中,及时破畦松兜,施足底肥,防治地下害虫,早补兜,管好前季甘蔗并施足“壮尾肥”等是宿根蔗增产的重要技术环节。1958年,福建日报刊登了一条《松溪百年蔗》的珍闻。周可涌立即到现场调查访问老农,并扒土观察蔗根生长情况。农民发现通常宿根蔗松土破垄时,生怕伤根都破得很浅,而这里却采用深犁破垄,促进基部芽生长,既不怕损伤上部根,又可松土透气防除害虫,培土也就不必太高,得到启发后。经过试验,他在总结老农经验基础上写出了《百年蔗》一文,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此,“深耕破垄”的宿根蔗的栽培技术和“老蔗头作种”的技术随之诞生。与此同时,他又提出搞好小锄低砍收获甘蔗时,要以及时彻底开畦松兜为主,采取早施底肥,早除虫,早管理的“三早一彻底”的宿根蔗高产栽培技术,可使
“***”开始后,周可涌一度被迫中断了研究工作。1972年冬,他刚从下放的泰宁县山区回省城后又来到了蔗区蹲点。那时由于冬种面积大,新植蔗常套种在麦田中,出现“种蔗损麦”和“收麦伤蔗”的矛盾。他联想到1955年从广东揭阳县总结出来的育苗移栽和高山育苗复壮种性的经验,便进行了甘蔗育苗移栽试验与示范,并取得了粮蔗双丰收。后来这项技术不但在全省推广应用,而且逐渐演变成为在我国多熟制地区蔗农采用地膜覆盖实行育苗移栽取得显著增产的关键措施。
更有意义的是,周可涌鉴于通常蔗田的栽培技术对早期土地和空间的利用不很经济,光能利用率低,于是带领科技人员进行蔗田间作绿肥以及间作麦、菜等耕作制度改革试验。1981年11月,农牧渔业部在福建省仙游召开了全国甘蔗科研生产现场会。会上就如何提高蔗农的经济效益问题进行了讨论。周可涌认为甘蔗本身增产总是有限度的,出路在于搞好蔗田利用,发挥多重效益。他提出“轮、间、套;铺、架
周可涌一贯强调,实践必须上升为理论,才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因此,他在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的同时,从不放松教学和基础理论的研究。
他参加主编***成立后第一部农业高等院校用的《作物栽培学》,先后主编或合编了7部专著,发表50多篇论文和250多篇译文,并完成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农业大百科全书》中有关糖料作物部分的编写工作。
他主持并指导研究生,进行甘蔗叶片光合膜及叶片解剖特征在甘蔗育种上的应用,数量遗传在甘蔗高产高糖育种中的应用,甘蔗组织培养和细胞融合研究,超微结构和生理生化(主要是酶学)育种指标的探讨等课题,期望及早利用现代高技术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和创造新物种。同时,也为甘蔗现代化栽培探索新的增产途径。有些课题已初步取得预期效果,象新品种“福引79—8”、“福引79—9”的鉴定和推广就是借助于甘蔗数量遗传学的指导,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周可涌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国外人士的注视,法、
周可涌常对学生说:天才是勤奋的结果。他还说:人要有物质基础,但心里不能装个私字,否则碰到困难就不敢前进。他谆谆告诫学生不要追求名利,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科研上不断进取,多出成果,多做贡献。每当他和研究生同道外出考察,他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的丰富知识与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学生。跟他一起出差,既紧张又劳累,不管寒暑,不论地点条件,总是分秒必争,连中午也不休息,星期天照干不误。
周可涌治学严谨,对研究生和助手在研究选题、设计和试验方法方面都要一一过问。给予切实指导。审阅设计书和论文报告时,他总是先和同志们讨论一番,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经过亲自反复修改,从文字、数据直至标点符号都符合要求后,才能定稿。他终日伏案工作,已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他的《第十五届国际甘蔗技术会议论文集选编》一书和大量论文就是这样见缝插针翻译出来的。在他看来工作就是乐趣。在他的家里除了数不清的书籍和杂志资料外,没有什么毫华的摆
1912年1月17日 生于安徽省当涂县。
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并留校任助教。
1936—1938年 任全国经济委员会蚕桑委会技术员,安徽省立棉蚕改良场技正兼场长。
1939—1945年 任四川农业改进所荣威植棉指导区主任,四川农业改进所甘蔗试验场技正兼场长,重庆中央农林部技术专员。
1945—1946年 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植物病理生理系主攻甘蔗。
1947—1949年 任安徽省农林处技正兼处长,安徽大学农学院教授。
1951年 任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系主任。
1952—1977年 任福建农学院教授兼农学系主任。
1978—1988年 任福建农学院教授兼副院长、顾问,福建农学院甘蔗综合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科协常委,福建省农业科技委员会常委,福建省农学会副理事长。
1988年4月13日 逝世于福州。
更新于:7个月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