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酷名人网
  首页  正文
劳干

时间:2024-04-09 08:06

 劳干
  •  姓名:劳干
  •  职业:教师
  •  国籍:中国
基础介绍

劳干(1907—2003),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历史学家。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后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累升研究员。主攻汉代历史。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南京中央大学。1962年以后留居美国。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深具造诣。为台湾中国古代史权威学者,具有国际学术影响。著有《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劳干学术论文集甲编》、《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汉代察举制度考》、《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等。

目录

基本资料生平研究范围贡献突出居延汉简研究考证扎实史学思想主要著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劳干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商县

出生日期:1907.01.13

逝世日期:2003.08.30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一生致力于历史研究,深具造诣

代表作品:《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劳干学术论文集甲编》等

生平

劳干(1907—2003),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人,1907年出生于陕西省商县。193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1931年,在北京对居延汉简作了部分整理、考释工作。1936年,原西北科学考察团首先将劳干、余逊二先生的部分考释用晒蓝纸印刷成册出版,世称“晒蓝本“,所考释的汉简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最早的居延汉简释文稿本。

劳干曾在甘肃西部的敦煌及宁夏的居延海做过古文物考察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劳干从南京辗转内迁至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居住李庄达5-6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

1942年4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地理研究所共同组成“西北史地考察团“,赴西北地区敦煌和黑水流域进行考古调查,作为团员的劳干,主要考察了敦煌的阳关、玉门关及额济纳河流域汉代长城和烽燧遗址。他写下五言古诗《居延故址》:“行役尚未已,日暮居延城。废垒高重重,想见悬旗旌。今兹天海

研究范围

劳干的研究范围以汉代为中心,上及上古,下及北魏晋南北朝。任职中央研究院时,敦煌的木简以及居延的木简都已发现。敦煌木简已有王国维、罗振玉等人的研究成果。居延汉简是一个更大的部分,尚需人开始研究。到了近些年,新的发现不仅是汉简,而且秦简也发现了,足见其从前以汉代为出发点是有眼光的。劳干做了不少有关秦汉的政治制度研究,写了不少论文,从中央官制到地方官制都有所论列。如《论汉代的内朝与外朝》,既找出了汉代中央机构决定权所在,又找出了汉代宦官和外戚所以能够掌权的关键。如《秦汉九卿考》,说明了秦汉九卿制的演变。睡虎地秦简发现以后,证明了他的看法是正确的。此外,还著有《居延汉简考释》、《汉晋西陲木简新考》、《秦汉史》、《敦煌艺术》、《成庐诗稿》、《劳干学术论文集》、《魏晋南北朝史》等重要著作。在中央研究院集刊、院刊、清华学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其中部分在大陆报刊上发表。台湾出版的《湖南文献》以《中央

贡献突出

罗振玉、王国维合著的《流沙坠简》,开简牍研究之先河。后人不断对敦煌汉晋木简有所考订、补充、修正,如1931年张凤编著的《汉晋西陲木简汇编》等。但是,由于原简实物流散国外,中国学者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直到1930--1931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发现了数量巨大的居延汉简之后,这一局面才有了明显的改变。这些文书档案记录了居延地区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汉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学者利用丰富的汉简资料研究汉代的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其中劳干的贡献最为突出。

居延汉简研究

劳干在新史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将汉简当成完完全全的史料,希望从这些“直接史料“考订汉史,不仅对居延汉简作了释文,还考察了历来从文献资料上不得其详的边郡独特的制度,诸如烽燧、官制、戍卒、屯田等,将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度中的事项个别提炼出来,利用从简牍归纳出的记事内容,对这些事项进行系统的考证,所著《居延汉简考释》六卷(释文四卷、考证二卷)及后来写的一系列文章,代表了简牍研究的最高水平。因此可以说,劳干是居延汉简研究的集大成者。

劳干于1934年就参与居延汉简的整理工作,并最早出版了释文和图版,这使他得以在居延汉简与汉史研究上利用新材料,解决许多千年聚讼不决的疑难问题,是居延汉简研究的先驱,对后人影响极大。他的相关考证和专题论文开启了以后相关研究的先河,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获得学术界极高的评价。

顾颉刚在《当代中国史学》一书中说:“关于秦汉史的研究,以劳干先生的成就最大,所发表的论文,

考证扎实

劳干的考证文章的特点,都是证据扎实、充足,论证严密,故在学术界获得很高的评价。他自己说:“在许多论文中,也只是先去找问题,找疑点,然后再尽量的搜求证据。至于结论如何,我自己多半是不知道的,有时把结论规定好了,又重新换过,有时所得的结论并非原来所预料的结论,甚至有时还是不大喜欢的结论,为着阐明事实的真像,也时常放弃了可喜的、有趣的结论,而归到平常的、毫不惊人的结论。”

河西四郡设置年代及屯田、赋税研究河西四郡的具体设置年代,不仅《史记》与《汉书》记载互异,即便是同一本《汉书》,纪志之载也有所不同。此后史籍,或从《武帝纪》,或从《地理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朝中叶乾嘉派大师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依然局限于以史证史的层次,没有脱离传统史学的窠臼。因而河西四郡设置年代,遂成千古之谜。

劳干依据汉简提供的新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了重新考证,劳干说:“窥其语气似指敦煌郡而言,似亦可为太初时期初置敦煌

史学思想

综述

秦汉史无大家,是史学界内多年以来的流行话。然而,劳干是秦汉史名副其实的大家,只是因为他的学术活动分别在大陆、台湾和美国,聚焦分散,未能热炙成型而已。劳干先生的学术研究,几乎涵盖了历史学的各个分野。比如《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一书的论题,包括政治与历史、制度、思想、社会、地理与边疆、历法、考古与文字学、文学和古籍。劳干不仅研究领域宽广,他的学术关注所体现的思维厚度,从高层到基础,涵盖了历史学的各个层面。

王朝循环问题

从秦帝国的建立到清王朝的灭亡,在中华帝国时代的二千年中,王朝国家的治乱兴亡呈现一种不断反复的振荡循环,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周期问题,或者叫做王朝循环问题。中国历史的周期问题,是中国历史的常态,世界历史的特异,不仅成为中国史家的关注点,也吸引了世界史学界的注目。《中国历史的周期及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就是劳干对于这个至难的高层次的史学问题所做的一个回答。

国家组织宛若生命有机体,其自身的

主要著作

8

1、《晒蓝本汉简释文》,手稿(1936)。

2、《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21,四川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3)。

3、《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21,四川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4)。

4、《居延汉简考释附敦煌汉简校文》(居延汉简考释简号索引,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

5、《秦汉史》(现代国民基本知识丛书第一辑,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

6、《魏晋南北史》(现代国民基本知识丛书第二辑,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

7、《初中历史》(台北: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55)。8、《中国史纲》(台北:胜利出版社,1955)。

9、《居延汉简(图版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21,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7初版,1977再版)。

10、《敦煌艺术》(历史文物丛刊第一辑

更新于:5个月前

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本文链接:https://9k.org.cn/mingren-726.html

上一篇:冼玉清
下一篇:彭明
  • 评论列表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推荐
  • 米友仁

    米友仁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长子,深得宋高宗的赏识,他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现方式,就是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蒙蒙、变幻空灵而见称。其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早年以书画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高宗赵构曾命他鉴定法书。但对鉴别书画“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工书法,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却自有一种风格。 目录基本资料父亲米芾人物评价历史故事诗词作品基本资料中文名:米友仁别名:尹仁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074年逝世日期:1153年父亲米芾提到米友仁,一定要先提一下他的父亲米芾才行。米友仁的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每画自题其画曰“墨戏”。其运用“落茄皴”(即“米点皴”)加渲染之表现方法抒写山川自然之情,世称“米家山水”,对后来“文人画”影响较大。其做官后甚自秘重,所画虽亲朋好友亦无缘得之,众嘲曰:“解作无根树,能描濛鸿云;如今供御也,不肯与闲人。”米友仁的画是心灵对自然的直接反映,生气远出,仪态万千。他不是局限于自然物象的一时一地,或者一草一木,而是将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都收于纸面之上,云烟晦明,才足以表征我们心胸中蓬勃无尽的灵感与气韵。米友仁曾经谈到自己的创作方式:“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等。山西太原人,后迁居湖北襄阳。他因人物评价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是米芾的长子。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他也是一位早慧的天才,在19岁的时候,他父亲将他所作《楚山清晓图》献给宋徽宗,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赐。在南宋时,他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甚得宋高宗的宠爱,往往让他鉴定书画。现在,在很多古书画上面可以看见他的跋尾。谈米友仁的书法,也不能不提米芾的书法。米芾的书法先是学习唐人,当他发觉越学越失去魅力的时候,他就开始上溯唐人的书法。直到发现唐人的书法不如晋人那样天真自然之后,他就开始直接以晋人书法为楷模了。但是在大体上,他是以二王为宗的──尤其逼肖于王献之──现在我们可看到的很多王献之的作品,很可能是出自于米芾之手。他的书法成就极高,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不过,在此四家之中,人们却更喜爱他的书法,因为他更像一位纯粹的书法家。他的笔墨技巧是无人能敌的,至今仍然如此。这样,在书法方面,米友仁几乎是亦步亦趋地学历史故事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得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画交换。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着船舷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领,便是能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将摹本还给别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直至过了好些日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模仿古画的技艺很精,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可是他用那种模仿假本诗词作品临江仙昨夜扁舟沙外舣,淮山微雨初晴。断云飞过月还明。一天风露重,人在玉壶清。水际不知何许是,遥林□辨微青。醉迷归梦强□凌。谁言东去雁,解寄此时情。小重山醉倚朱阑一解衣。碧云迷望眼,断虹低。近来休说带宽围。人千里,还是燕双飞。深院日初迟。绮窗帘幕静,恨生眉。不堪虚度是花时。鸿来速,争解寄相思。渔家傲从古荆溪名胜地。溪光万顷琉璃翠。极望荷花三十里。香喷鼻。我舟日在花间舣。向晚余霞收散绮。遥山抹黛天如水。满引一尊明月里。微风起。萧然真在华胥氏。临江仙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红妆揭调十分斟。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娟娟今夜满虚庭。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渔家傲(和晏元献韵)郊外春和宜散步。百花枝上初凝露。福地神仙多外府。藏奇趣。幽寻历遍溪边路。薄宦浮家无定处。萍飘梗泛前人语。与子未须乡国去。来同住。且看群岫烟中雨。临江仙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不堪回首到江城

  • 08:49 李莲英
  • 08:01 阿曼达·舒尔
  • 08:02 井龙王
  • 08:06 曹端妃
  • 08:06 普娜·贾甘纳坦
  • 08:10 多目怪
  • 08:11 休·杰克曼
  • 08:15 朱初一
  • 08:18 郭宁妃
  • 08:27 九灵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