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戴家祥(1906-1998),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经学家。字幼和,浙江瑞安人。1926年考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先生,治经学和古文字学。1929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副教授。1931年,任浙江省立杭高教员。1934加入北京考古学社,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36年夏,受聘四川大学,为副教授。1937年回到浙江,任台州中学教员。1945年任英士大学副教授。1951年,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次年转入历史系。 1955年,担任是上海历史学会理事会理事。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6年,加入***。1998年5月30日病逝于上海。
中文名:戴家祥
别名:戴幼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瑞安
出生日期:1906年
逝世日期:1998年5月30日
职业: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主要成就:金文研究
代表作品:《金文大字典》、《墙盘铭文通释》等
戴家祥先生字幼和,1906(清光绪32年丙午)四月十一日(阳历)养于浙江省永嘉县上田乡(今梧埏公社南一大队)戴家,汉族。
由于家庭贫困,被沿街乞讨的母亲以35元钱卖给今温州瓯海区梧埏镇南一村的戴家。1920年秋季,14岁的戴家祥,在同乡小伙伴王季思的鼓励下,以英语优势,考得第一名,被教会学校温州艺文中学录取,后来又被瑞安县立中学录取为走读生。
戴家与瑞安孙家有亲眷关系,大儒孙诒让先生为戴家祥的姨公,因此在瑞中读书时,他与王季思一起借住在孙家,由于“获得次镠先生的爱顾,允许走进他家藏书的玉海楼,翻阅姨公及其先人琴西公遗著”。戴家祥常听人讲起姨公孙诒让的治学方法:“以专带博,反过来又使渊博的知识为深邃的专精服务。同时讲到姨公晚年,每天以一支洋蜡烛为度,烛泪未干,手不释卷。”这对戴家祥一生的治学影响甚巨,这段时间他阅读了大量的玉海楼藏书。
1926年秋季,戴家祥考取了清华大学研究院,名列第七。戴家祥说自
代表作有《墙盘铭文通释》、《金文大字典》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为本校创办人孙诒让遗著《名原》校补缺误六百六十六字,为《古籀余论》校补缺误千余字,又为《籀?述林》校补几百处。在金文研究方面成果斐然,所主编的《金文大字典》为我国当代金文研究集大成之作,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生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一九八五年八月王国维墓树碑,戴家祥撰碑记。
《金文大字典》的编纂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科学工程。
戴家祥认为:“文化成果不能用金钱衡量,更不是金钱所能铸成的。”《金文大字典》偌大的项目,300多万字,从资料收集、复制,到编排、撰写,乃至初稿、二稿、三稿,定稿后的誉清等等,确实需要一定的经费,但戴家祥却从来没有向有关部门伸过手。虽然因被列入上海市“六五”重点项目,市里曾两次拨款共4500元,但这笔钱除添置必不可少的图书资料外,连抄写费也不够。他的学生王文耀说:“同事和所领导曾多次劝说我们向有关
学者们认为,戴家祥先生在古文字学尤其是金文研究上的学术造诣、地位及贡献无愧于其“金文研究第一人”的称号,而他严谨的治学作风、谦逊的为人品格亦使他足以与数学家苏步青、戏曲研究家王季思、考古学家夏鼐这些温州近代以来出现的全国性大家比肩而立。与会者们同时呼吁,应该系统梳理先生的学术成就,整理出版先生文集,把这样的著名学者打造成温州的文化品牌,推进温州市文化大市建设步伐。
1.评容庚《金文编》 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5月29日
2.释千 清华研究院学报《国学丛论》第1卷第4期1928年
3.释百 清华研究院学报《国学丛论》第1卷第4期1928年
4.释甫 清华研究院学报《国学丛论》第1卷第4期1928年
5.释皂 清华研究院学报《国学丛论》第1卷第4期1928年
6.《商周字例》自序 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周刊》1929年
7.*(上白下贝)字说 清华研究院学报《国学丛论》第2卷第1期1929年
8.虔字说 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周刊》10卷111期1929年
9.*(上四下矢)字说 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周刊》11卷125期1930年
10.评郭沫若《古代铭刻汇考》 天津《大公报·图书副刊》1934年2月2日
11.评黄文弼《高昌陶集》 天津《大公报·图书副刊》1934年2月17日
12.评徐贞协《殷契通释》 天津《大公报·图书副刊》1934年3月31日
13.评
更新于:7个月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