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童村,医学家、微生物学家。早年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工作,后来致力于抗生素研究。在50年代中国工业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他主持领导青霉素研究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青霉素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基础,是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先驱者。
中文名:童村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辽宁省沈阳市
出生日期:1906年6月26日
逝世日期:1994年4月12日
职业:医学家、微生物学家
童村(1906-1994)医学家、微生物学家、抗生素学家。满族,奉天盛京(今辽宁沈阳市)人。
192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医学预科。
1934年获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1941年 童村开始青霉素的研究工作,并发表了论文。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青霉素研究、试制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但是,童村通过各种途径,终于获准去当时正秘密进行青霉素研究工作的美国农业部北部地区研究室(NRRL)和正在筹划或进行青霉素工业化生产中间试制的施贵宝公司、默克公司(当时这家公司研究试制链霉素)、礼来公司参观访问,并获准得到青霉素产生菌。这些菌株曾经是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我国研究试制青霉素的出发菌种。
1942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
1946年回国,从事青霉素实验研究。建国后,历任上海第三制药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是我国抗生素事业的先驱者。
1951年
1906年6月26日 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29年 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1930年获理学士学位。
1929—1934年 在北平协和医学院攻读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4—1940年 任协和医院医师、协和医学院教师。
1940—1942年 在美国约翰霍甫金斯大学进修。1941年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1942年获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
1942—1944年 任美国约翰霍甫金斯大学医学院教师。
1944—1945年 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教师。
1946—1948年 任原卫生署中央防疫实验处简任技正。
1948—1949年 任原善后事业保管委员会简任技正。
1949—1952年 任华东人民制药公司青霉素实验所所长。
1953—1958年 任上海第三制药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
1958—1961年 任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抗生素研究室主任。
1961—1984年 任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1978—1984年 任中
童村,1906年6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个满族家庭。其父名恩格,字荫普,是清廷主管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教育事业的官员,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希望子女成为有用的人才。童村的长兄童寯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二哥童荫专攻电机,兄弟三人在科学技术上均有杰出的成就。童村在沈阳启蒙,后去北京考入汇文中学,当时他就酷爱生物学。1926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29年,修完必修课程,提前一年进入北平协和医学院,1934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继而在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从事医学临床和教学工作。30年代,中国医药工业还不发达,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肺炎、心内膜炎、伤寒、副伤寒等,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因此,纵有高明医术,仍不能降低病死率。于是,童村便萌发了研究药物的意愿。
1940年,童村被协和医学院选送去美国约翰霍甫金斯大学,进修公共卫生学。1942年,获公共卫生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
青霉素
1946年,童村在北平原卫生署中央防疫实验处任简任技正,研究试制青霉素。由于经费短缺,工作进展缓慢。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他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实验室内得到了不耐热的青霉素粉末,而当时进口的已是耐热的青霉素结晶。1948年,他调到上海原善后事业保管委员会青霉素实验组任简任技正,继续青霉素研究试制工作。
1949年,***成立不久,童村受命担任华东人民制药公司青霉素实验所所长,主持领导青霉素工业化生产研究。当时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作之艰难是可以想象的。童村带领中国第一代抗生素探索队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厂房、能源、设备、原材料、技术资料、经验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应用棉籽饼粉代替玉米浆,解决了青霉素发酵的原料问题,为中国青霉素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做出了贡献。他把当年从事传染病临床追溯细菌传染途径的方法,应用于青霉素发酵染菌原因的寻找,采取防止措施,使青霉素发酵避免
童村的另一贡献,是将中国微生物深层培养技术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从而改变了表面培养工业微生物的古旧面貌。他还将微生物深层培养技术推广至谷氨酸发酵、苏云金杆菌培养、鲁保一号(一种杀灭大豆菟丝子的农药)培养、甾体激素真菌氧化、应用混合细菌转化山梨糖为α-酮基-L-古龙酸生产维生素C,提高了中国的氨基酸、农药、甾体激素、维生素C等产品的生产技术。
发酵液的pH值是显示发酵环境的重要参数之一。进口或国产的pH仪的复合电极一般只能耐受121℃蒸汽灭菌20—30次,有时蒸汽灭菌12次复合电极即告钝化,或因蒸汽灭菌而导致机械破损。童村和他的同事把过氧乙酸或戊二醛等化学药剂应用于复合pH电极灭菌,反复使用100次以上,复合pH电极完好如初,而且并未因应用这种灭菌方法导致发酵染菌。童村等应用这种灭菌方法设计了自控pH联动加料装置,用于青霉素发酵续加葡萄糖。试验结果证明,发酵单位提高15.2%,葡萄糖耗量减少43.
1 童村,马誉澄,汤非凡.棉籽饼粉酶解物与青霉素之制造.中华新医学报,1950,1(1):10—11.
2 童村.青霉素制造中的实际问题.科学世界,1950,18(1,2):11一12.
3 童村,沈锁彬,程霞娟.抗菌素发酵染菌深入研究.见童村,张为申主编.抗菌素研究Ⅱ.抗菌素的生产工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244250.
4 丁曼丽,童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半合成青霉素顽固现象的研究.见童村,张为申主编.全国第三次抗菌素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抗菌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216218.
5 丁曼丽,童村,范少霞.10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新型青霉素耐药情况的深入研究.见童村,张为申主编.全国第三次抗菌素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抗菌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199—201.
6 方俊如,童村,徐尚志.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白鼠筛选新型青霉素.见童村,
更新于:13天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