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酷名人网
  首页  正文
郁达夫

时间:2024-11-07 08:26

 郁达夫
  •  姓名:郁达夫
  •  职业:作家
  •  国籍:中国
基础介绍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烈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烈士证书。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文学成就人物评价轶事典故亲属成员郁达夫诗词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郁达夫

别名:郁文、荫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富阳

出生日期:1896年12月7日

逝世日期:1945年9月17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东京帝国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文学创作、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代表作品:《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

配偶:王映霞

人物生平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二月七日,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州弄(现更名达夫弄)的知识分子家庭。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郁达夫的父亲去世,家庭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郁达夫进入私塾读书。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读富阳县立高等小学。

清宣统二年(1910年),郁达夫与徐志摩、厉麟似一同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

宣统三年(1911年),郁达夫进入蕙兰中学读书;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

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浙江大学预科,却因参与学潮被校方开除。

民国二年(1913年),郁达夫随长兄郁华(郁曼陀)赴日本留学。

民国三年(1914年)七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

民国五年(1916年),改读法学部政治学科。

民国六年(1917年)七月,毕业,十一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留学期间,郁

文学成就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

中期: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年-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

人物评价

中国前文联主席夏衍: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政务活动家胡愈之: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与郭沫若所代表的叛逆、反抗、英雄式的“普罗米修斯型”浪漫主义者相比,郁达夫可说是消极感伤的“维特型”的代表,《沉沦》中的主人公,可以说正好符合这一类型人物的特质——“多情和神经质”、“忧郁成疾和宿命论者”。

郁达夫儿子郁飞:我的父亲是一位有明显优点,也有明显缺点的人,他很爱国家,对朋友也很热心,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以至家庭与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丑化。

郁达夫的好友、艺术大师刘海粟:达夫感情饱满细腻,观察深切,才思敏捷,古典文学、西洋文学根基都雄厚。从气质上来讲,他是个杰出的抒情诗人,散文和小说不过是诗歌的

轶事典故

生死迷局

由于郁达夫的失踪太过诡秘,关于他的生死至今仍像谜一般没有解开。

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缘于1946年8月8日,邵宗汉先生从棉兰苏门答腊联军总部情报处所获取的消息。该消息证实,联军当局在日本战犯口中得知郁达夫于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枪杀,同时被害者尚有欧洲人数名,遗骸埋在武吉丁宜附近的丹戎革岱。然而,这一说法却有个重大的疑点难以解释,即有研究者曾翻阅棉兰法庭的审讯记录,却完全寻觅不到有关郁达夫(赵廉)的蛛丝马迹。如果此说成立,那么郁达夫和同时遇害的几位欧洲人的被埋地点也应该很清楚,可是,郁达夫的遗骸在整个东南亚都找不到,所以这种说法的可靠性未能得到证实。

恋爱经历

文学与恋爱,在郁达夫是互为表里的。恋爱的激情,本来就已融化在他的血液之中,观其一生,无时不在飞扬着由恋爱所激发的才情,然后表现到文学的创作之上,写就了一章章不朽的名篇。同样,他的恋爱经历也如同他的文学名篇一样,焕发着迷人的光彩

亲属成员

母亲

郁达夫母亲陆氏的娘家,在浙江富阳城西十多里的宵井栗园里村,那一带不但有着郁家的祖坟和坟山,还有些先人的世交故友,她嫁到富阳街上的郁家也是有着久远的渊源的。郁达夫幼年丧父,与两兄一姐全赖母亲陆氏抚养。

妻子

郁达夫结过三次婚,三位夫人分别是:孙荃、王映霞、何丽有。此外,在新加坡时,还有一位同居情人李筱英。

子女

孙氏生育4人:郁龙儿、郁天民、郁黎民、郁正民。

王氏生育5人:郁飞、郁静子、郁云、郁亮、郁荀。

何氏生育2人:郁大亚、郁美兰。

郁达夫诗词

7更多

1、艺术家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

2、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月,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去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吧。 出处:春风沉醉的晚上

3、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出处:故都的秋

4、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的人,要坚强伟大。

5、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几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出处:烟影

6、人的情感,人的理智,这两重灵性的发达与天赋,不一定是平均的。有些人,是理智胜于情感,有些人是情感溢于理智。

7、知识我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颗安慰我、体谅我的心 出处:沉沦

8、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出处:故都的秋

9、半痕新月,斜挂在西天角上,却似仙女的蛾眉,未加翠黛的样子 出处:沉沦

10、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出处:故都的秋

更新于:17天前
3

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本文链接:https://9k.org.cn/mingren-4199.html

上一篇:向守志
下一篇:田方
  • 评论列表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