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聂友(?-253年),字文悌,豫章郡(今江西樟树市)人,汉族江右民系,三国东吴名将。聂友少为县吏,至京城常与大将军诸葛恪等人交往、辩谈,因时论精辟,声名四溢。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孙权将图珠崖(今海南岛),以问军师全琮,琮曰:“殊方异域,隔绝瘴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自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愚臣穷所不安。”孙权不听信。诸葛恪推荐聂友为珠崖太守,孙权诏加聂友为将军与校尉陆凯同往,获胜。孙权大悦,徵拜丹阳太守。后遭孙峻忌妒,欲以为郁林太守。聂友发病卒,年仅三十三。其墓在豫章。
中文名:聂友
别名:文悌
国籍:东吴(中国)
民族:江右人(汉族)
出生地:豫章郡(今江西樟树市)
逝世日期:253年
职业:东吴将领
主要成就:讨伐儋耳郡的叛乱
聂友(?-253年),字文悌,豫章郡(今樟树市)人。聂友有口才,年轻时担任县吏。黄武元年(222年),虞翻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县令让聂友护送虞翻出豫章,虞翻和他交谈一番后感到非常惊奇写信给豫章太守谢斐(173-244,会稽山阴人),让他任命聂友担任功曹。豫章郡当时有功曹,谢斐会见了他问:“县吏聂友,可以担任什么职务?”功曹回答说:“这个人只是县里的小吏而已,应该可以担任我的助手曹佐。”谢斐说:“议论的人认为他应该担任功曹,就麻烦您让出位子吧。”于是任命聂友为功曹。后来谢斐派遣聂友到国都,诸葛恪很是与他友爱。当时士人间讨论丞相顾雍的两位孙子顾谭、顾承,在国都内没有能和他们比拟的人了,但诸葛恪却认为聂友可以与之为伍,聂友因此知名。后来担任将军,讨伐儋耳郡的叛乱,不久就被平定了。大军还师后被任命为丹阳太守。
在诸葛恪大军退还时,聂友就知道诸葛恪活不久了,写信给滕胤说:“当人强盛,河山可拔,一朝羸缩,人
聂友亦有夜射白鹿引发的一件逸闻趣事。
三国时候东吴的聂友,字文悌,豫章郡新淦县人。年轻的时候家庭贫寒,地位低下,经常喜欢用弓箭打猎。
有天夜里他在灯火照耀下看见一只白鹿,用箭射中了它。聂友第二天寻找白鹿的踪迹,血迹已到尽头处,却没有看到白鹿在哪里。而聂友已饥饿困倦,就躺倒在一棵梓树下休息。仰头看见一枝箭射插在树枝上,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昨天所射中白鹿的那枝箭,他奇怪为什么会这样。聂友于是回到家里带上干粮,率领一帮子弟,手拿着斧头来砍伐这棵梓树。梓树有少许血流出,于是就把它切割成两块木板,拉回家放进池塘中。
木板时常沉没在水里,但有时也浮出水面。木板浮出水面,聂友家里总会有吉祥喜庆的事情。聂友每次要去迎接宾客,常常乘坐这木板。有一次木板忽然在渡水途中要沉没下去,客人非常恐惧,聂友大声责骂这木板,木板又重新浮出了水面。
聂友的仕途官运非常如意,官位升迁到丹阳太守。他在丹阳郡做官一年多后,这木板忽然随着来
《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1.丹杨太守聂友素与恪善,书谏恪曰:“大行皇帝本有遏东关之计,计未施行。今公辅赞大业,成先帝之志,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宜且案兵养锐,观衅而动。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恪题论后,为书答友曰:“足下虽有自然之理,然未见大数。熟省此论,可以开悟矣。”於是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百姓骚动,始失人心。
2.始恪退军还,聂友知其将败,书与滕胤曰:“当人强盛,河山可拔,一朝羸缩,人情万端,言之悲叹。”恪诛后,孙峻忌友,欲以为郁林太守,友发病忧死。友字文悌,豫章人也。
《吴录》:
聂友有脣吻,少为县吏。虞翻徙交州,县令使友送之,翻与语而奇焉,为书与豫章太守谢斐,令以为功曹。郡时见有功曹,斐见之,问曰:“县吏聂友,可堪何职?”对曰:“此人县间小吏耳,犹可堪曹佐。”斐曰:“论者以为宜作功曹,君其避之。”
1.《吴录》:友有脣吻;
2.聂友出身贫寒,所以开始时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吏,直到后来遇到虞翻和诸葛恪后才开始潜龙入渊,大施才华。而从诸葛恪从始至终都与聂友友善,以及聂友的仕途可以看出,聂友其人才干过人,能文能武,是一位大才,所以诸葛恪被杀后,孙峻最忌惮的就是担任丹阳太守的聂友,所以第一时间就开始对聂友下手。
吴书里说,聂友是在诸葛恪被杀当年忧愤逝世的,时年三十三岁,这本无疑义。
但据《永丰三修谱》(明崇祯1631年修谱,藏吉水下鸥)记载,聂友出生在献帝初平四年癸酉(193年)七月初六日子时,吴太帝嘉和(和有误应是禾)五年丙辰(236年)二月初十除丹阳太守,与诸葛恪友善。
更新于:22天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米友仁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长子,深得宋高宗的赏识,他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现方式,就是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蒙蒙、变幻空灵而见称。其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早年以书画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高宗赵构曾命他鉴定法书。但对鉴别书画“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工书法,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却自有一种风格。 目录基本资料父亲米芾人物评价历史故事诗词作品基本资料中文名:米友仁别名:尹仁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074年逝世日期:1153年父亲米芾提到米友仁,一定要先提一下他的父亲米芾才行。米友仁的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每画自题其画曰“墨戏”。其运用“落茄皴”(即“米点皴”)加渲染之表现方法抒写山川自然之情,世称“米家山水”,对后来“文人画”影响较大。其做官后甚自秘重,所画虽亲朋好友亦无缘得之,众嘲曰:“解作无根树,能描濛鸿云;如今供御也,不肯与闲人。”米友仁的画是心灵对自然的直接反映,生气远出,仪态万千。他不是局限于自然物象的一时一地,或者一草一木,而是将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都收于纸面之上,云烟晦明,才足以表征我们心胸中蓬勃无尽的灵感与气韵。米友仁曾经谈到自己的创作方式:“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等。山西太原人,后迁居湖北襄阳。他因人物评价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是米芾的长子。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他也是一位早慧的天才,在19岁的时候,他父亲将他所作《楚山清晓图》献给宋徽宗,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赐。在南宋时,他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甚得宋高宗的宠爱,往往让他鉴定书画。现在,在很多古书画上面可以看见他的跋尾。谈米友仁的书法,也不能不提米芾的书法。米芾的书法先是学习唐人,当他发觉越学越失去魅力的时候,他就开始上溯唐人的书法。直到发现唐人的书法不如晋人那样天真自然之后,他就开始直接以晋人书法为楷模了。但是在大体上,他是以二王为宗的──尤其逼肖于王献之──现在我们可看到的很多王献之的作品,很可能是出自于米芾之手。他的书法成就极高,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不过,在此四家之中,人们却更喜爱他的书法,因为他更像一位纯粹的书法家。他的笔墨技巧是无人能敌的,至今仍然如此。这样,在书法方面,米友仁几乎是亦步亦趋地学历史故事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得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画交换。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着船舷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领,便是能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将摹本还给别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直至过了好些日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模仿古画的技艺很精,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可是他用那种模仿假本诗词作品临江仙昨夜扁舟沙外舣,淮山微雨初晴。断云飞过月还明。一天风露重,人在玉壶清。水际不知何许是,遥林□辨微青。醉迷归梦强□凌。谁言东去雁,解寄此时情。小重山醉倚朱阑一解衣。碧云迷望眼,断虹低。近来休说带宽围。人千里,还是燕双飞。深院日初迟。绮窗帘幕静,恨生眉。不堪虚度是花时。鸿来速,争解寄相思。渔家傲从古荆溪名胜地。溪光万顷琉璃翠。极望荷花三十里。香喷鼻。我舟日在花间舣。向晚余霞收散绮。遥山抹黛天如水。满引一尊明月里。微风起。萧然真在华胥氏。临江仙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红妆揭调十分斟。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娟娟今夜满虚庭。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渔家傲(和晏元献韵)郊外春和宜散步。百花枝上初凝露。福地神仙多外府。藏奇趣。幽寻历遍溪边路。薄宦浮家无定处。萍飘梗泛前人语。与子未须乡国去。来同住。且看群岫烟中雨。临江仙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不堪回首到江城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