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爱新觉罗·胤禧(1711年2月27日—1758年6月26日),改名允禧,字谦斋,号紫噊,别号紫琼崖道人、春浮居士。清朝宗室大臣,康熙帝第二十一子,书画家、诗人,母为熙嫔陈氏。九岁从幸塞外,雍正八年(1730)二月,封固山贝子,晋封贝勒。十一年,授镶黄旗满洲都统。十三年,授宗人府左宗正、正黄旗汉军都统。乾隆帝即位后,封慎郡王。乾隆三年(1738),擢为议政大臣。五年,授正白旗满洲都统。七年,充玉牒馆总裁。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月,去世,享年四十八,谥号为靖。能诗善赋,书画兼长,著有《花间堂诗抄》8卷、《紫琼岩诗抄》3卷,诗词气韵高古,王室罕可匹俦。恭亲王府“天香庭院”匾额,为其手笔。
中文名:爱新觉罗·胤禧
别名:允禧,谦斋,紫琼崖道人
国籍:大清帝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711年2月27日
逝世日期:1758年6月26日
职业:郡王、书画家、诗人
代表作品:《紫琼岩诗抄》《花间堂诗抄》
号:紫琼、紫噊、紫琼崖道人
王爵:慎郡王
谥号:靖
康熙五十年正月十一日出生,他是康熙皇帝第三十一个儿子,序齿为皇二十一子。生母为庶妃(无封号)的汉族女子陈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尊其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进位熙嫔,乾隆二年正月初二日卒,享年48岁)。
康熙五十九年,始从幸塞外。雍正八年二月封贝子;五月,即谕以允禧立志向上,进贝勒,这年他只有19岁。雍正十三年进慎郡王,这年他24岁。允禧卒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五月二十一日,终年48岁,谥靖。
胤禧因为皇父幼子,故他没有资格也不可能去与年长的哥哥们争夺储位(康熙帝去世时他才12岁)。他自幼便淡泊名利,无心政治,而是专心于笔墨丹青的文人雅事。他善书画,擅长山水、花卉,“笔致超逸,画风清淡”,山水得力倪瓒,时人评为“本朝宗藩第一”。亦能诗,高宗(乾隆帝)列其诗“国朝诗别裁之首,以代钱谦益者。”集有《花间堂诗钞》《紫琼崖诗钞》等。
年表
胤禧自幼聪慧好学,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10岁开始随驾巡幸,连
嫡福晋:祖氏,佐领祖建纪之女;
侧福晋:周氏,头等侍卫六格之女;
侧福晋:吴氏,吴勋臣之女;
侧福晋:瓜尔佳氏,员外郎博色之女。
第一女,雍正五年丁未三月二十四日未时生,母为侧福晋周氏,头等侍卫六格之女;女雍正九年辛亥十一月二八日申时卒,年五岁。
第二女县君,雍正五年丁未七月七日亥时生,母为侧福晋瓜尔佳氏,员外郎博色之女;乾隆七年壬戌十二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古穆(台吉);县君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二月初一日酉时卒,年六十八岁。
第一子:弘昴,雍正六年戊申二月十一日酉时生,母侧福晋吴氏,吴勋臣之女;乾隆七年壬戌九月二十六日亥时卒,年十五岁。
第二子:弘旬,雍正九年辛亥三月初九日子时生,母侧福晋周氏,头等侍卫六格之女;乾隆十四年己巳七月二十六日丑时卒,年十九岁。
第三女:县主,雍正十一年癸丑正月十一日丑时生,母为嫡福晋祖氏,佐领祖建纪之女;乾隆九年甲子十二月,嫁喀尔喀札萨克多罗郡王寨桑多尔济(胤祥第四女和硕和惠公
《钦定熙朝雅颂集》:慎靖郡王二十八首卷上
王名允禧,号紫琼道人。圣祖仁皇帝第二十一子。《花问堂许抄》、《紫琼岩计钞》、《紫琼岩计续》。《钦定八旗通志》:《花间堂诗钞》一卷,《紫琼岩诗钞》三卷,《紫琼岩诗钞续刻》一卷,慎郡王允禧撰。初集名《花间堂诗钞》,王自编、自序,合古今体诗二百六十六首。花间堂者,王所居西园十二员之一,其题咏俱见集中,次集名《紫琼岩诗钞》.则其幕客顾元揆疑所定,元复承王命书而刻之,盖比于王士正门人书稻华录之例也。钞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五盲十七首,七言古十九锐中卷五盲律三十六首,七律四十二饶下卷五百长律、五言绝句十六首,六言绝句二首,七言绝句五十一首。先是王尝得端溪岩石,宝爱特甚,锅之曰“紫琼岩”,既自号紫琼岩,遂以名。是集前果亲王及皇四子序,后有顾元揆跋。其诗多与花间堂复出者,盖元揆合巳刻,末刻统行登选,原非以接续前钞也。王既薨.无子,上命呈六子质郡王为后。乾隆四十八年,质
《八旗艺文编目》:《花间堂载笔》,镇靖郡王允禧著。“王号紫琼道人,饭食被服如寒素。斋居左右图书.工画,得端石,砚名曰紫琼岩。盏后并用以殉,说曰靖。圣祖第二十一子”
《八旗画录》:慎靖郡王允禧,别好紫琼道人,又号春浮居:圣祖仁皇帝第二十一子。
《画徵录》云:“山水笔致超逸,得力倪瓒,水墨花卉雅韵。”昭连《啸亭杂录》云;“擅名画苑,可与北苑衡山把臂入林。”
沈德潜《国朝诗别栽集》《小传》云:“画宗元人。”
《结境轩谈画记》云;“王尝(眷:偶猜的,字几乎没了)端石砚山,名目紫琼岩,因白号紫琼。费历且用以为殉。”
《八旗文经·作者考》:慎靖郡王允禧号紫琼道人圣祖仁皇帝第二十一子。有《花间堂诗抄》一卷,《紫琼岩待抄》三卷、《续刻》一卷,《据经楼诗选》十四卷、书画自署春浮居士。
《雪桥诗话》:慎靖郡王尝属彭廷梅辑《据经楼诗选》十四卷,多高澹之音。王自序云:“矫其性者,损而除之,正气勃勃从纸上出,彦无乖气相戾.”自著
允禧与郑板桥的交情,在二百余年的清史中,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堂堂郡王与一小小县令相知相敬,终成莫逆,实在令人费解,但这却是载之有据的事实。二人初识时,允禧年仅15岁,郑板桥已33岁,可称忘年之交。
十载寒窗的郑板桥,为了取得功名,曾三次进京,即雍正三年(1725)、乾隆元年(1736)、六年(1741),并与允禧谋面。他在《板桥自序》中表白说:“紫琼崖主人极爱惜板桥,尝折简相招,自作骈文体五百字以通意,使易十六祖、傅雯凯亭持以来。至则袒而割肉以相奉,且曰‘昔太白御手调羹,今板桥亲王割肉,先后之际,何多让焉!’”颇以为荣。《郑板桥集》中提及有关允禧的诗词、序文等达十次之多。“郑集”问世,允禧题诗赞扬有加:“高人妙义不求解,充肠朽腐同鱼蟹。此情古人谁复知,疏凿混沌惊真宰。振枯伐萌陈厥粗,浸淫渔畋无不无。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十载相知皆道路,夜深把卷吟秋屋。明眸不识鸟雌雄,妄与盲人辨乌鹄。”
更新于:2个月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