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梅旸春 (1900—1962) 谱名炳沣,字秀珊,江西南昌县人,杰出桥梁专家。设计主持了钱塘江大桥、澜沧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
中文名:梅旸春
别名:炳沣,秀珊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西南昌县
出生日期:1900
逝世日期:1962
职业:桥梁专家
代表作品:设计主持了钱塘江大桥、澜沧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
梅旸春(1900-1962)中国桥梁专家。江西南昌人。早年聪颖,在南昌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后又入电机系加读两年,1923年毕业,派赴美深造。入美国普渡大学机械系学习,获硕士学位。但其志愿却在桥梁事业,1925年参加美国费城桥梁公司工作。因其工作勤奋且有成绩,网球运动亦甚出色而被误认为日本人。梅旸春深以为耻,决心以自己的业绩建立起中国的伟大形象。1928年回国,在南昌工业专门学校任教。与黄宗珍女士邂逅并结成终身伴侣。后来毕生转战于全国江河之上,建设桥梁,成为卓越的桥梁专家。
1900年12月1日生于江西南昌。
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学堂学习。
1923—1925年公费赴美留学,得美国普渡大学硕士学位。
1925—1928年在美国费城桥梁公司工作。
1928—1934年回国,任教于南昌工业专门学校。
1934—1936年杭州钱塘江大桥工程处正工程师。
1936—1938年武汉市政府工务科长。
1938—1943年交通部桥梁设计处正工程师。
1943—1944年湘桂铁路桂南工程局正工程师。
1944—1946年重庆缆车公司总工程师。
1946—1949年中国桥梁公司武汉分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
1949—1953年铁道部设计局副局长兼武汉长江大桥测量钻探队队长。
1953—1957年铁道部武汉大桥工程局副总工程师。
1957—1958年铁道部基建总局副总工程师。
1958—1962年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总工程师。
1962年5月12日病逝于南京。
1934年,茅以升博士受托组织筹建钱塘江大桥,聘梅旸春为正工程司。老母训以事业为重,乃挈妇将雏赴杭,担任钱塘江公铁两用桥的设计工作。此时国内钢铁生产落后,需向国外定制。为了减轻重量、节约资金,在国内首次采用铬铜合金钢。当设计图完成向英国道门朗公司承订时,英国公司拘泥于本身经验,提出修改图纸。梅旸春以精辟的理论和实际经验,直接与之对话,据理力争,使对方折服,为中国工程师扬眉吐气。
1937年钱塘江桥通车,三个月后,日军入侵杭州,在完成了建桥和炸桥的任务之后,工程处步步向后方撤退。在此前两年,因武汉拟有建设长江大桥之举,由茅以升领导的钱塘江桥工程处为之策划。1936年完成初步规划,钱塘江桥通车前后,梅旸春赴汉,任汉口市政府工务科长,主持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前期工作。1938年武汉沦陷,梅旸春撤退到后方,再辗转到昆明,担任原交通部桥梁设计处正工程司。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南京***退缩于西南,沿海港口
梅旸春和易待人,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多推善于属下而不居功。有坚实的技术基础而又有民主的工作作风。能谋善断,当现场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如南京桥3号墩沉井加管柱基础屡出险象,都能当机立断,化险为夷。
建设以很快的速度进行着,工程上并没有太不顺手的事,可是国家遇到了困难。由各种因素造成的三年困难时期,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工程奉令延缓。此时南京长江大桥工地士气方盛,设备齐全,材料充足,梅旸春虽血压高达220毫米水银柱,却心急如焚,奔赴北京铁道部申诉,希望不要放慢建桥步伐。然而客观形势摆在面前,局部必须服从整体,桥梁建设终于放慢下来。这一次延缓,使他未能亲手完成这一伟大的建设,这是他所意料不到的。
经过执行中央的调整方针,三年困难很快就被克服了,工作又有了生机。年逾花甲,已与家人分居在工地战斗了四年的梅旸春,重新焕发起活力。可惜年事已高,加上素患高血压症,紧张的工地生活,对他的疾
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年建成。1985年获国家首届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梅旸春为第一获奖者。梅旸春所培养出来的桥梁专家们,不断地在完成长江大河上一座座伟大的桥梁。梅旸春的业迹,永远载入光荣的史册。
更新于:8个月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