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同治是清朝第十位、清军入关后第八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共使用十三年。自1862年1月30日(同治元年正月初一)开始使用,至1875年1月12日(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同治帝驾崩为止。同治帝为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和清文宗咸丰帝之子,在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訢等人发动辛酉***以后,慈禧太后采纳了大学士周祖培的奏议,废止原八位顾命大臣拟定的“祺祥”年号,改用大学士周祖培提议提议的“同治”年号。“同治”,表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或者说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同治也有同于顺治之意)。慈禧太后一听十分高兴,特颁谕旨,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并命停铸“祺祥”钱,改铸“同治”钱币。所以“祺祥”年号历史上并未真正使用。关于清朝同治皇帝的内容,详看条目同治帝。本条目只介绍年号。
中文名:同治
外文名:Tongzhi
类别:年号
使用时间:1862年1月30日——1875年1月12日
使用者: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所属朝代:清朝
主要事件:太平天国、洋务运动
民族:满
同治帝载淳的即位是清朝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载淳是他的长子,次子出生之后未命名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后追封为悯郡王),所以载淳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同治帝即位时,只有六岁,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政。这一年,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不满八位大臣专权,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訢合谋发动辛酉***,在护送咸丰帝梓宫回京之际,慈安、慈禧和小皇帝先行到达,采纳恭亲王建议,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废除八名顾命大臣所拟定的年号“祺祥”,将年号定为“同治”,第二年正式使用。
年号 | 春节 | 干支纪元 | 庙号 | 备注 |
同治元年 | 1862年1月30日 | 壬戌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
同治二年 | 1863年2月18日 | 癸亥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
同治三年 | 1864年2月8日 | 甲子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该年12月21日冬至 |
同治四年 | 1865年1月27日 | 乙丑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
同治五年 | 1866年2月15日 | 丙寅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
同治六年 | 1867年2月5日 | 丁卯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
同治七年 | 1868年1月25日 | 戊辰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该年12月21日冬至 |
同治八年 | 1869年2月11日 | 己巳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
同治九年 | 1870年1月31日 | 庚午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
同治十年 | 1871年2月19日 | 辛未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
同治十一年 | 1872年2月9日 | 壬申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该年12月21日冬至 |
同治十二年 | 1873年1月29日 | 癸酉年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 |
同治十三年 | 1874年2月 |
咸丰六年(1856年),载淳在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出生。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由年仅六岁的载淳继位,依照咸丰帝遗诏,由肃顺等八位大臣辅政。九月,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八大臣等被奕訢与慈禧太后夺权。同治三年六月,清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同治四年,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为捻军所杀。同治六年,东捻军被平定。同治七年,西捻军主力被平定。同治九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同治十一年,册立皇后阿鲁特氏(孝哲毅皇后)。同治十二年,亲政,同年陕甘回民起义及云南回乱大致平定。同治十三年,同治帝驾崩,享年十九岁。
更新于:3个月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