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酷名人网
  首页  正文
史可法

时间:2024-07-06 08:59

 史可法
  •  姓名:史可法
基础介绍

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祥符人,祖籍大兴,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2-3]。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历史评价个人作品家族成员轶事典故史料记载下落之谜衣冠墓后世纪念艺术形象

基本资料

本名:史可法

别名:史忠正、史督师、史阁部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开封府祥符县

出生日期:1602年

逝世日期:1645年

主要作品:《史忠正公集》

主要成就:拥立福王,抗击清军

字号:字宪之,号道邻

谥号:忠靖(南明)、忠正(清朝)

官职: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人物生平

史可法,因祖上对朝廷的功勋得以世袭锦衣百户,称北京锦衣卫籍。传说史可法的母亲梦见文天祥来到她的屋里而受孕怀胎。

万历三十年(1602年)十一月初四日寅时,史可法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史可法早年以孝闻名于乡,师从左光斗。崇祯元年(1628年),史可法登进士第,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

崇祯八年(1635年),史可法迁升为右参议,负责镇守池州、太平两地。同年秋,总理侍郎卢象升大举攻打农民军,史可法被改封副使,巡行安庆、池州等地,监江北军队。黄梅农民军攻掠宿松、潜山、太湖等地,史可法率军追击潜山天堂寨的农民军。

崇祯九年(1636年),滁州的农民军被祖宽击败后,逃往河南。十二月,农民军首领马守应联合罗汝才、李万庆从郧阳向东进犯,史可法转驻太湖,扼守要道。

崇祯十年(1637年),任佥都御史,巡抚安、庐、池、太及河南光州、光山、固始、罗田,湖广蕲州、广济、黄梅,江西德化、湖口。正月,

主要成就

参见:南明、朱由崧

史可法初期并不赞成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指出福王不可立的七大理由,但是却总有大批的野心家趁机上下其手,借拥立争功。南明的局势势必将土崩瓦解,一发不可收拾了。为了顾全大局,延续大明皇统史可法被迫同意四镇拥立的福王登基称帝。

参见:扬州之战

参见:联虏平寇

崇祯帝死后,其堂兄在南京建立弘光朝,于是,一时间,中华大地上有三股势力:清军、南明朝、农民起义军。这时候,南明虽然仍占据半壁江山,但是朝中上下人心思变,士气低下,战斗力堪忧。于是就有人想起了“借虏平寇”的招数。

吴三桂已经投降清军,南明方面消息闭塞,对于吴三桂的立场问题一直认识的模糊不清,甚至对于吴三桂带清军入关的引狼入室行为认为是一大快事,可以借清军之力灭“流寇”。于是几番联络之后,南明与清军建立了联系。有鉴于此,清军在之后的华北地方剿灭农民军的同时,其政治宣传往往与“为明复仇”相结合,这就让一部分华北的明朝遗民分不清真假。南明方面

历史评价

《明史》评价道: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史可法悯国步多艰,忠义奋发,提兵江浒,以当南北之冲,四镇棋布,联络声援,力图兴复。然而天方降割,权臣掣肘于内,悍将跋扈于外,遂致兵顿饷竭,疆圉曰蹙,孤城不保,志决身歼,亦可悲矣!高弘图、姜曰广皆蕴忠谋,协心戮力,而扼于权奸,不安其位。盖明祚倾移,固非区区一二人之所能挽也。

乾隆帝在《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中对史可法做出评价:

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

史可法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

谈迁:江都地多陵阜,故名广陵,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雄闻晋唐,今西门摧颓,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

温睿临:南渡之初,所恃者,史阁部一人而已。其余安守故常,不达时务,自谓清流。

个人作品

史可法有《史忠正公文集》四卷,为其玄孙史开纯于乾隆四十九年(1786年)汇集其遗稿,将其生平所作之诗刊印而成。

家族成员

祖父:史应元,官至黄平州(今贵州黄平)知州。

父亲:史从质。

母亲:尹氏。

弟:史可程,字赤豹,号蘧庵,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改庶吉士,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投降,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后南下,史可法疏请治罪,弘光帝不许。清兵破南京后,不出仕,流寓宜兴四十年以终。

弟:史可传,曾任百户。

弟:史可鉴、史可尊,与妇翁韩大忠六人,与史可程南归,为清军所俘,不屈而死。

义子:史德威,官至都督同知。

侄子:史醇,字子厚,任指挥,从史可法军。扬州告急时,史可法托付谱牒,令其返回上海,后卜居溧阳。

侄子:史以愚,史醇之弟,国亡后隐居宿迁。

轶事典故

参见:六君子之狱

左光斗在任学政时,风雪严寒的一天,带了几个随从,到京城地区微服私访。进入古寺,见到一个书生在厢房里伏案而卧。他拿起书生写好的草稿阅后,脱下自己的貂皮外衣,给书生盖上,并替他关好门。左光斗从寺僧那里打听出书生叫史可法。考试那天,当考场人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时,左公惊喜不已,在其试卷上圈定为第一名。并对夫人说:“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左光斗能如此豁达大度,唯才是举,不为自己的子女打算,毅然定史可法为继承人。如此大胆用人,实属难能可贵。

后来史可法,听说老师被魏忠贤关进牢里,就天天在监狱外面转,想进去看他。但是监牢把守得很严,进不去。后来听说左光斗受了炮烙,眼看活不成了,史可法很着急,买通了守牢的人混了进去。他看到左光斗的时候,一下子愣住了。只见左光斗靠墙坐着,脸焦烂得简直认不出来了,小腿上筋肉全脱落了,露出血淋淋的骨头。史可法控制不住,跪下抱着老师的腿哭了起来。左光斗

史料记载

8

《左忠毅公逸事》

《明史·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三》

下落之谜

9

对于史可法的下落,洪承畴也无法断定,他曾问别人史可法下落。此后的一些史书和传说更是各抒其见,说法不一。

一、缒城出走说:

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据《甲乙史》,在《明季南略》里较详细地记载了这方面的情况:阴历四月二十五日,“大清兵诈称黄蜚兵到”,史可法乃准蜚兵一千从西门入城,“及进,而反戈击杀。可法立城上见之,即拔剑自刎,左右持救,乃同总兵刘肇基缒城潜去。”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亦持此说。也有云扬州城陷后,史可法“过钞关”、“走安庆”。乾隆《江都志》则载扬州故老言,谓当城破时,史可法“跨白骡出南门”。清代诗人许旭在山东进而赋得《梅花岭》诗,云:“相公(即史可法)誓死犹饮泣,百二十骑城头立。瞬息城摧铁骑奔,青骡一去无踪迹”。也有人认为,清兵破扬州时,史可法“不知所在”。计六奇于顺治六年(1649年)外出,途中乘船遇一嘉兴人,此人当年从扬州抗清之役中逃出,他说城破时,史可法不知所终。

二、被俘不屈而死说:

《清

衣冠墓

10

参见:史可法衣冠墓

史可法衣冠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史可法壮烈殉国后,其遗体不知下落,后人将其生前穿过的袍子、帽、靴,用过的笏板,埋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上,并在史氏宗祠东宅建立“忠烈祠”。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高宗追谥史可法为“忠正”,世称“忠烈公”。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还御笔亲题“褒慰忠魂”四字,以赞其英勇忠烈,此外还挽诗一首并命大臣咏和题跋制成手卷,置于扬州梅花岭史公祠中,并作能工巧匠摹镌勒石竖立于祠壁两旁。

后世纪念

11

史可法纪念馆

史可法雕塑

史可法纪念封

史可法诗词

参见:史可法纪念馆

史可法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储门外街24号,南临古城河,梅花岭畔。占地6000多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史可法祠墓所在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史可法纪念馆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朱德委员长为本馆题写了馆牌。

祠墓均南向,大门临河,东墓西祠,并列通连。院正中为“飨堂”,堂前两边悬清张尔荩撰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内明间有云纹形梅花罩格,上悬“气壮山河”横匾。两边悬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吴熙载篆书的楹联:“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堂正中供奉1985年为纪念史可法殉难340周年而塑的史可法干漆夹像。飨堂后为史公衣冠墓,墓前有3门砖砌牌坊,上额“史忠正公墓”,与三面围墙形成墓域。墓地内银杏蔚秀,腊梅交柯,正中立表石墓碑,上镌“明

艺术形象

12

戏曲

高庆奎,《史可法》。

影视剧作

香港电影,《大忠烈》。

《帝女花》王伟梁饰演史可法。

2004年电视剧《秦淮悲歌》,樊志起饰演史可法。

连环画

1953年,连环画《史可法》,金陵书局出版,通联书店发行,丁熊、屠全枫绘画。

更新于:2个月前

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本文链接:https://9k.org.cn/mingren-2103.html

上一篇:陈佳贵
下一篇:薛鸣球
  • 评论列表
全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推荐
  • 米友仁

    米友仁是北宋书画家米芾的长子,深得宋高宗的赏识,他承继并发展米芾的山水技法,奠定“米氏云山”的特殊表现方式,就是以表现雨后山水的烟雨蒙蒙、变幻空灵而见称。其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早年以书画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高宗赵构曾命他鉴定法书。但对鉴别书画“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工书法,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却自有一种风格。 目录基本资料父亲米芾人物评价历史故事诗词作品基本资料中文名:米友仁别名:尹仁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074年逝世日期:1153年父亲米芾提到米友仁,一定要先提一下他的父亲米芾才行。米友仁的山水画脱尽古人窠臼,发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所作用水墨横点,连点成片,虽草草而成却不失天真,每画自题其画曰“墨戏”。其运用“落茄皴”(即“米点皴”)加渲染之表现方法抒写山川自然之情,世称“米家山水”,对后来“文人画”影响较大。其做官后甚自秘重,所画虽亲朋好友亦无缘得之,众嘲曰:“解作无根树,能描濛鸿云;如今供御也,不肯与闲人。”米友仁的画是心灵对自然的直接反映,生气远出,仪态万千。他不是局限于自然物象的一时一地,或者一草一木,而是将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都收于纸面之上,云烟晦明,才足以表征我们心胸中蓬勃无尽的灵感与气韵。米友仁曾经谈到自己的创作方式:“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等。山西太原人,后迁居湖北襄阳。他因人物评价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是米芾的长子。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他也是一位早慧的天才,在19岁的时候,他父亲将他所作《楚山清晓图》献给宋徽宗,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赐。在南宋时,他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甚得宋高宗的宠爱,往往让他鉴定书画。现在,在很多古书画上面可以看见他的跋尾。谈米友仁的书法,也不能不提米芾的书法。米芾的书法先是学习唐人,当他发觉越学越失去魅力的时候,他就开始上溯唐人的书法。直到发现唐人的书法不如晋人那样天真自然之后,他就开始直接以晋人书法为楷模了。但是在大体上,他是以二王为宗的──尤其逼肖于王献之──现在我们可看到的很多王献之的作品,很可能是出自于米芾之手。他的书法成就极高,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不过,在此四家之中,人们却更喜爱他的书法,因为他更像一位纯粹的书法家。他的笔墨技巧是无人能敌的,至今仍然如此。这样,在书法方面,米友仁几乎是亦步亦趋地学历史故事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喜爱古人的作品。有一次,他在别人的船上看见王羲之真笔字帖,欢喜得什么似的,立即要拿一幅好画交换。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着船舷就往水里跳,幸亏别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领,便是能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将摹本还给别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直至过了好些日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的眼睛里面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经常千方百计向人借古画描摹,而摹完以后,总是拿样本和真本一齐送给主人,请主人自己选择。由于他模仿古画的技艺很精,主人往往把模本当成真本收回去,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值得人们敬仰,可是他用那种模仿假本诗词作品临江仙昨夜扁舟沙外舣,淮山微雨初晴。断云飞过月还明。一天风露重,人在玉壶清。水际不知何许是,遥林□辨微青。醉迷归梦强□凌。谁言东去雁,解寄此时情。小重山醉倚朱阑一解衣。碧云迷望眼,断虹低。近来休说带宽围。人千里,还是燕双飞。深院日初迟。绮窗帘幕静,恨生眉。不堪虚度是花时。鸿来速,争解寄相思。渔家傲从古荆溪名胜地。溪光万顷琉璃翠。极望荷花三十里。香喷鼻。我舟日在花间舣。向晚余霞收散绮。遥山抹黛天如水。满引一尊明月里。微风起。萧然真在华胥氏。临江仙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红妆揭调十分斟。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娟娟今夜满虚庭。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渔家傲(和晏元献韵)郊外春和宜散步。百花枝上初凝露。福地神仙多外府。藏奇趣。幽寻历遍溪边路。薄宦浮家无定处。萍飘梗泛前人语。与子未须乡国去。来同住。且看群岫烟中雨。临江仙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不堪回首到江城

  • 08:49 李莲英
  • 08:01 阿曼达·舒尔
  • 08:02 井龙王
  • 08:06 曹端妃
  • 08:06 普娜·贾甘纳坦
  • 08:10 多目怪
  • 08:11 休·杰克曼
  • 08:15 朱初一
  • 08:18 郭宁妃
  • 08:27 九灵元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