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胡奇才(1914—1997),原名胡其财,湖北省红安人。***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家、***优秀的军事指挥员,***高级将领,原***工程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文名:胡奇才
别名:胡其财
国籍:***
民族:汉
出生地:湖北黄安
出生日期:1914年9月
逝世日期:1997年7月3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荣获一级八一勋章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代表作品:《坎坷的路》(胡奇才将军回忆录)
军衔:中将
胡奇才,一九二九年参加***。一九三零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土地***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军委警卫营班长、排长,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三十三团、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第十一、十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团副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六队队长,延安赴山东干部大队大队长,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副司令员,第四支队政治委员,第一支队司令员兼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纵队第一旅副旅长,鲁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山东军区第三师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第四纵队司令员。***成立后,任辽东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辽西军区司令员,赴朝参观团团长并代二十兵团副军长,***工程兵副司令员、顾问组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
胡奇才,男,1914年9月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原名胡其财。
1929年参加***活动。
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一军第一师一团一连当战士。
1931年1月到鄂豫皖军委警卫营任班长、排长,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2年5月转为***党员,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二团九连副连长、政治指导员。参加鄂豫皖***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和西征入川。10月任第三十二团三营政治委员。
1933年1月任第三十一团一营政治委员。7月后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三团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和历次反“围攻”作战。
1935年5月率部参加长征,9月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五团政治委员。
1936年2月任红四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4月改任第十二师政治委员,率部长征北上到达甘肃会师。抗日战争开始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O团副团长,不久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
1938年5月起先后任抗
胡奇才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高桥区李家田村一个佃农家庭,全家七口人,靠租种地主一石田、撑持一个小的豆腐坊度日。小小年纪,胡奇才就在豆腐坊、田畈随家人一起从事力不胜任的劳作。母亲因产后热不幸去世后,他更是竭尽全力替父亲分担繁重的农活。9岁进村里私塾读书,半耕半读,三年乃辍。虽然只读了三年,可他的启蒙老师、***员张楚峰,对他的教育和影响极为深刻。
1929年,胡奇才亲眼看到敌人把张楚峰抓到村前的河边,残酷地杀害了,他满腔悲愤,参加了少先队。他村地处赤白两区交界,少先队的主要是任务是站岗放哨。1930年8月的一天,胡奇才正在后山顶上放哨,少先队大队长说:上级号召要扩大红军,你们谁要参军,赶紧去报名。他连忙答应:我去!父亲拉住他说:你祖父年迈,哥哥病重,两个妹妹还小,我身体也不好,你走了,家里怎么办?他回答说:不参加红军,都没有活路!一狠心,参加了华河区红军特务营。他从小生得身材魁梧,能吃苦耐劳。
胡奇才中将作战敢拼命,身经数百战,负伤6次,遇险无数。
胡奇才将军八十高龄,仍气壮如牛。与人握手,坚定有力,握住后必使劲捏压,再摇三摇。握完之后,印象极深。
胡奇才将军喜打网球,有其诗为证:“挥臂赶着圆球飞,蹦纵跳跃显神威,不是当年打敌人,倒须用脑洒汗水。”胡奇才将军喜钓鱼,有其诗为证:“烈日当头晒,鱼儿上钩来,风光无限好,兴味永不衰。”胡奇才将军喜书法,有其诗为证:“文房四宝,切不可少,学习书法,陶冶情操。多看勤写,不断提高,手捧证书,心海如潮。”
1993年11月7日,余出差北京,不慎腿、手骨折,住阜成路三零四医院。客居他乡,举目无亲。胡奇才将军闻知,偕夫人王志远每星期必来探视,每来必携一煲汤,或猪蹄汤,或鲫鱼汤,或红枣桂圆汤。将军摸摸余受伤部位,嘱曰:“动一下。”余使手指、脚指动之,将军喜曰:“无碍,无碍。战争年代我受了六次伤,指头能动就好办。”其时,余与将军仅一面之交也。
一位外***事学者在仔细研究了新开岭战役和塔山阻击战后,十分惊诧地说:“胡将军居然是位从班连营团旅师军、一级没漏提拔起来的土生土长的高级将领。”
“胡奇才,真勇敢,带领八路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个翻译官。”这是当年曾流行于临朐冶源的民间小调,七八十岁的人很多还能哼上几句。冶源镇,位于临朐县中部的交通要道,是历来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1938年日军侵入临朐后,随即占领并驻守冶源。抗日战争后期,八路军对敌人全面反攻。1945年6月18日,八路军鲁中部队解放盘阳村,19日,解放七贤村,20日,包围了冶源。
攻克冶源,会使临朐城的日军失去南面的屏障,八路军可直接威胁临朐城。因此,八路军鲁中军区对冶源战斗极为重视,派参谋处处长胡奇才赴前线指挥。参战部队除了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外,临朐县地方抗日武装也参加了战斗。这时,驻守冶源的是伪军潘树勋部的一个中队,共300余人。八路军包围冶源后,守军接二连三地派人到临朐县城向日寇求援。但当时临朐城里的日寇只有30余人,接到情报后,他们感到情势紧张,便向驻在益都的日军大队部求援。1945年6月20日下午,驻益
图书信息
书名:一将难求——四野名将录
作者:张正隆
出版社:白山出版社
出版年:2011-9
定价:69.9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806878989
内容简介
《一将难求——四野名将录》是著名军事文学作家张正隆继《枪杆子1949》之后推出的又一军事雄文。书名取自元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再次深度抒写四野战史,首次聚焦四野名将——梁兴初、李天佑、丁盛、钟伟、胡奇才、韩先楚、刘震、邓华、贺晋年、黄永胜、刘亚楼、解方、苏静、吴克华、李作鹏、徐国夫等人的军事生涯。战争亲历者的口述史,首次公开发表来自于四野名将后人的百余幅珍贵老照片。
作者简介
张正隆,1947年出生,辽宁本溪县草河口镇人。著名军旅作家。中***员。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赴本溪县小市公社插队务农,1969年应征入伍参加解放军,历任81065部队战士、排长、新闻干事、宣传干事、沈阳军区文化部创作室专业作家。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代
更新于:6个月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