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黄耀曾(1912.11.11-2002.12.17)江苏南通人,有机化学家,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先驱者之一,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耀曾院士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但同时涉及多环化合物化学、氯化学以及金属有机化学。早年从事甾体化学(甾体化学:是天然产物有机化学的一个独特分支,与许多生命过程密切相关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在中国开创了有机微量分析方法。从事过金霉素提取、结构测定及全合成的研究。实现第一例催化的胂型维蒂希反应。对砷、锑、碲元素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居国际前列。
中文名:黄耀曾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南通
出生日期:1912年11月11日
逝世日期:2002年12月17日
职业:有机化学家
毕业院校:国立中央大学
主要成就:开创有机微量分析方法实现第一例催化胂型维蒂希反应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之一
***元年(1912年)十一月十一日,黄耀曾出生于南通市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黄衍熙15岁考中秀才,母亲刘安清生下一女三男,黄耀曾是最小的一个。黄耀曾4岁入初小,8岁入高小(当时学制为初小四年,高小三年)。11岁进了南通中学初中部,14岁免试入高中。17岁时,黄耀曾考入了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系。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助研,付研究员。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任上海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讲师。
1949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付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39—1945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助教、讲师和上海造化工业化学厂技术厂长。
1946—1949年,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0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其中1960-1984年任副所长。
1963—1990年,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十
黄耀曾早年从事甾体化学研究,在中国开创了有机微量分析方法。20世纪50年代初,抗菌素的研究与生产迅速发展,其领导的研究组致力于从事金霉素提取、结构测定及全合成的研究。他领导研究有机汞种子杀菌剂—西力生,并在沈阳农药厂投产。
20世纪50年代末,从事国防研究,与其他合作者投入氟塑料、元素氟氟化的研制,开展氟表面活性剂、新型炸药等的研究工作,解决了核武器试制中急需的高爆速塑料粘结炸药的研制,并组织批量生产。
20世纪60年代起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开辟了砷元素的类wittig反应并致力于应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发展了有机砷盐直接与醛反应的方法,实现了催化的wittig型反应。在有机锑化合物工作中阐明了有机锑化合物反应的三种不同历程。在对有机砷、有机锑、有机碲、有机镓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方法学研究为国际间所瞩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应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并取
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国家金属有机开放实验室名誉主任,上海市第二、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五、六届政协委员。
1960至1984年任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81年担任《有机化学》杂志第一任主编、《化学学报》编委和国际性刊物《无机和金属有机的合成和反应》、《杂原子化学》顾问编委等职。
黄耀曾阅读古典诗词是他的业余爱好,兴致所至,在重要场合他常吟诵诗词以言志,是化学界有名的诗人。
1959年11月至1960年2月,他随团出访东欧五国并到了苏联,在科学考察之余,他写了《旅欧杂感》,用诗记录了自己心灵的感触;他为波兰首都华沙战后重建而欢欣鼓舞,也以诗歌之;访问民主德国柏林大学,他又以“青年课罢笑声多,或作嬉游或放歌。忽忽敛容齐侧立,相传教授且经过”,勾画出莘莘学子课余嬉笑的校园小景;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由于当时的代表团团长是位久经沙场的新四军将领,竟也不能神色镇定地走完那座人间地狱,令他感到万分震撼遂作诗数首以记观感。
黄耀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贤内助尤其婝是黄耀曾事业的有力支持者。黄耀曾常说,如果他有一点成就的话,那和他爱人的照顾是分不开的。他年轻时身体羸弱,多次患重疾,爱人细微、深情的照料使得他转危为安。在他遭到厄运的时代,也幸得爱人的开导与宽慰。他们伉俪情深,1988年,还被上海市评为金婚佳侣。他们有子四人,次子黄乃中、媳杨舜华双双都是化学博士,可谓化学世家。
缅怀和追思黄耀曾先生为中国科教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继承和弘扬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和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朱志远评)
黄先生真正称得上是学术大师创伟业,辛勤园丁育俊才,谦谦长者塑风范,是南京大学以及化学界的骄傲,是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缅怀黄先生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就是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黄耀曾先生高尚的精神品格、严谨的学术态度、刻苦的求索精神。(南京大学副校长潘毅评)
生活中一位勇敢、时尚、浪漫、风趣、睿智的父亲;研究工作中孜孜不倦,坚定追求以及喜爱中国古典文学、写诗作词、以诗言志的父亲。(黄耀曾三儿子黄乃卷评)
黄耀曾先生的一生是顽强拼博、无私奉献的一生。要学习他的精神风范和高尚品格,从他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养分,从他的人格风范中获得榜样的力量。我们要学习他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学习他
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2003年6月,中国化学会设立“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百年诞辰纪念会
2012年11月16日,中国金属有机化学学科开拓者之一—黄耀曾院士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有机所隆重举行。
黄耀曾故居
黄耀曾故居位于南通市区寺街,是一座东至三衙东巷、北至天宁寺照壁、西为寺街,坐北朝南的大宅子。此宅为一堂三进,始建于清代,在当时也算得上气派。后来历经分割变卖和改造,如今存留下来的故居只是过去的一小部分,但还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原貌,尤其是最后一进,门楣很高,建国后还曾被作为幼儿园的大门。相传民间有节节高的说法,即门楣一进比一进要高,而此间门楣的高度冠绝寺街,更是印证了大户之说不虚。
更新于:6个月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