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酷名人网
  首页  正文
黄志镗

时间:2024-10-09 08:25

 黄志镗
  •  姓名:黄志镗
  •  职业: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家
  •  国籍:中国
基础介绍

黄志镗(1928.5.20-2016.11.13)原名黄志唐,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黄岩, 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家, 中国超分子化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195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黄志镗从事有机硅化合物和有机硅高分子、环氧化合物和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芳杂环高分子等方面的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中的防热材料研究作出了贡献。黄志镗自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从事耐高温高分子研究,为中国航天事业及战略武器中的防热材料的制造作出重要贡献。70年代末以来开展杂环化学研究,系统研究了杂环烯酮缩胺类化合物,产生了较大国际影响。随后在国内开创杯芳烃研究工作。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社会任职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志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8年5月20日

逝世日期:2016年11月13日

职业: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家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超分子化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

人物生平

1928年(***十七年)5月20日,黄志镗出生于上海,幼年丧父,母亲在外做工,含辛茹苦地抚养着三个孩子,将他寄养在黄岩的外婆家。

1939年(***二十八年),黄志镗读完小学。

1940年(***二十九年)2月,黄志镗升入初中,进入黄岩县立中学初中部春季一年级读书。

1944年(***三十三年)2月,黄志镗进入高中部春季一年级。

1951年,黄志镗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同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跟随王葆仁开展甾体化合物方面的研究工作。

1951年至1956年,黄志镗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习员、助理研究员。

1952年9月,黄志镗参与了“四乙铅工作组”。

1956年,黄志镗起进入化学研究所工作。

1975年,黄志镗随代表团赴联邦德国考察。

1978年,黄志镗到英国考察。

1981年1月-1982年9月,黄志镗去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1985年7-9月,黄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1958年前,黄志镗主要从事有机硅化合物和高分子的研究,1958年后则主要从事交联型高分子的研究,曾涉及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在交联型聚酰亚胺和合成三嗪交联的新型耐高温高分子上有所创新。

20世纪80年代起,黄志镗进行杂环化学的研究,系统研究杂环烯酮缩胺的合成及反应,合成了1500个以上的新杂环化合物,与中国国内外有关研究单位协作进行生物活性试验,以筛选药物及农药。其后又开展杯芳烃化学的研究,在合成和包合性能等方面皆取得有意义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后期,黄志镗还与北京大学彭师奇教授等合作,进一步开展杂环新合成子方法学研究、新杂环化合物的组合化学研究等。

研究成果

1966年,研制成一种低压成型的酚醛树脂。这种树脂在航天工业中长期沿用。

1982年,回中国后他继续李继侗领域研究,为合成众多的新杂环化合物开辟了一条新路。在杂环烯酮缩胺这一领域,无论在合成方法上,还是对它的反应的研究,黄志镗研究

社会任职

黄志镗曾任化学研究所第六至八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曾担任过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志镗曾任《高分子学报》、《高分子通报》、《化学进展》、《中国化学快报》、《塑料工业》等刊物的顾问编委、主编或编委等职。

人物评价

黄志镗被公认为中国在该领域的先驱人物之一,黄志镗院士的科学研究生涯,与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几乎同步开始和成长,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起伏。痴迷化学的他,始终坚持在科研第一线。黄志镗的学生们都赞叹他有着超群的记忆力和深邃的学术洞察力,在许多领域都有开拓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黄志镗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黄志镗院士的逝世,是中国化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重大损失,他的科学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评)

更新于:1个月前
2

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本文链接:https://9k.org.cn/mingren-3705.html

上一篇:曾庆申
下一篇:杨业
  • 评论列表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