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酷名人网
  首页  正文
李方训

时间:2024-09-29 08:41

 李方训
  •  姓名:李方训
  •  职业:学者
  •  国籍:中国
基础介绍

李方训(1902年12月25日——1962年8月2日),江苏仪征人。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长期从事电解质溶液性质及理论的研究,对格林亚试剂的反应机理,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离子熵、离子的极化和半径以及混合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等,做出了贡献。他先后在金陵大学、南京大学任教30余年,为我国培育了大批人才。

目录

基本资料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社会任职人物评价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方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仪征市

出生日期:1902年12月25日

逝世日期:1962年8月2日

职业:学者

毕业院校:金陵大学

主要成就:最早从事系统地研究电解质溶液性质

人物生平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李方训认为旧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在于政治腐败和科学落后。因此,他决心用自己的所学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之路。

1921年,考入金陵大学,并选择了化学专业,1925年毕业,留校任教。

1928年,赴美国西北大学学习,1930年获博士学位。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前夕,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为发展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婉言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执教于金陵大学,不久又担任理学院院长,当时李方训年仅28岁。此后30多年中,他一直工作在祖国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岗位上。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南京岌岌可危,金陵大学内迁成都。在抗战8年期间,***政府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上日军飞机狂轰滥炸,不仅教学处于困境,且许多科研工作被迫中止。李方训的生活十分拮据,但在夫人林福美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仍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致力于教学、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的工作。

主要成就

溶液理论

早在1928年在美国学习期间,他就注意研究格林亚试剂(GrignardReagent)的一些行为。当时格氏试剂虽已较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但对格氏试剂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的机理,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测定了一系列不同烷基的格氏试剂的电导,列出了它们的电导大小次序,研究了它们与温度的关系,发现了CH3MgX的摩尔电导率随温度上升而降低的异常现象。当时曾有人对格氏试剂进行电解,但由于所使用的电极不同,设备不够完善,所得到的产品互不相同。有人认为,在阳极上应有乙基等碳氢化合物生成,但又无法使之分离。李方训系统地对前人工作进行了分析与综合,精心设计了一套密闭系统,排除了环境和空气的干扰,他采用铂电极,仔细收集并分析阴、阳极上的产品,测定了它们的分解电压,从而阐明了格氏试剂的可能结构,并提出了在电极上反应的历程。他与伊文思(W.V.Evans)等合作发表论文

社会任职

1956年起连任第一、二、三届民盟江苏省副主任委员。

1954年和1959年被选为江苏省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0年起他一直担任江苏省及南京市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

他是中国化学会发起人之一,从1947年起一直被选为该会理事,在1940—1949年和1957—1962年期间,还担任过《化学学报》的编辑委员。

人物评价

世界知名的生物化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J.Needham)抗日战争期间曾来华考察,归国后于1948年著有《科学前沿》(ScienceoutpoSt)一书,书中盛赞:“物理化学博士李方训教授是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离子熵、离子体积和离子水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外驰名的。”

李方训是中国最早从事系统地研究电解质溶液性质的学者之一。他逝世时,正值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们在北京讨论和制定化学学科的科学规划,恶噩传来,闻者无不哀痛。周恩来总理发了唁电,并送了挽联和花圈。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南京雨花台附近的望江矾上,表明了祖国对这位杰出的科学家所给予的高度的评价和崇敬。

更新于:1个月前
2

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本文链接:https://9k.org.cn/mingren-3540.html

上一篇:仇亮
下一篇:南康白起
  • 评论列表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