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王毓铨(1910—2002),我国著名历史学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1938年赴美留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回国,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任职,1955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学术研究。王毓铨先生学术视野开阔,在商周古钱、秦汉史等多个领域贡献突出,他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古货币》、《西汉中央官制》在各自领域具有开拓之功。此后,他改攻明史,撰有《明代的军屯》、《莱芜集》以及一系列重要论文,发起成立明史学会,组织了明史学界一系列学术活动,对明史研究的发展影响深远。
中文名:王毓铨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0
逝世日期:2002
职业:历史学家
王毓铨,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秦汉史专家、古钱币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名誉会长。
1910年3月10日出生于山东莱芜。1936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获学士学位。1938年应邀赴美,参与中国历史编纂计划,担任秦汉两朝的社会经济史料的收集、审译、注释工作。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选修欧洲古代希腊罗马史,1946年获硕士学位。1947年专一攻读古代希腊罗马史博士学位。1948年,任美洲古钱学会博物馆远东部主任,从事先秦货币史的研究。1950年出版《中国早期货币》(EarlyChineseCoinage)。
1950年回国,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工作,1955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改研明史。现任该所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博士导师。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任。1986年加入***。1989年任中国明史学
王毓铨,字伯衡。1910年3月出生于莱芜小曹村。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北京大学。1936年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工作。
1938年春,我八路军四支队进驻莱芜城时,王毓铨曾去面见洪涛司令,并把韩复榘部队撤退时丢弃的手枪一支、子弹十多斤亲自送给洪涛司令。第四支队收得莱芜城后,抗日救亡委员会的工作又恢复了,他仍主持该会的工作,并配合四支队的地方工作。当时四支队油印出版一份报纸,叫他做主编,我部队地方工作人员每日将收听到的延安消息派人送给他,他在家或在抗日动委会编写好后再交由部队油印出版。
***部队六十九军到达新、莱、蒙边区后,军长石友三派梁竹航任莱芜县长,他们是北大同学,梁竹航专程去拜访他,并在他家换穿了衣服。他了解到我地方党支持梁竹航县政府,反对并驱逐山东法西斯头子秦启荣的县政府,他陪同梁竹航到几个区召开了地方人士的会议,把秦启荣司令专员公署及其莱芜县政府驱逐到新泰县羊流一带后,他参加了梁
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以下职务:太平洋历史学会顾问,英国剑桥大学的AoiaMajoy(《太亚细亚》)期刊编辑部顾问,意大利东方大学《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全书》编写计划顾问,中国古代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明史卷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主编,《中国通史》明史卷主编,《中国经济史》明史卷主编等。
他所写的书籍有:《中国早期货币》(英文版,1950年纽约出版,1980年再版)、《中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明代的军屯》、《莱芜集》(1983年出版)等著作。
他所写的文章主要有:《西汉政府的组织》(英文版)、《田(辕田)解》、《汉代的”亭”和”乡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辨正》、《明代军屯的历史渊源》、《明代的军户》、《明代的王府庄田》等若干篇,都是具有创造性的著作。
王毓铨献身史学事业六十多个春秋,致力明史研究近半个世纪,在明代土地制度史以及相关问题上的研究具有开创意义,他的一系列论文完善了明史学术体系。他造诣颇深,成就斐然,其撰著首重基本历史问题,重通识,重创见发明,态度严谨。他的论文《论明代的配户当差制》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更新于:6个月前版权声明:本文为分布于 “九酷名人网” 如补充修改请点击编辑按钮,通过审核后会陆续更新。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电子邮件
1090500357@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